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第754章反贼(2/3)

第754章反贼(2/3)

本王会来,为何?”

    慧聪和尚目光一顿,笑了笑道:“自从王爷走后,我这座小庙周围似乎多了不少可疑的人物,怕不是王爷派来的吧?起初我只当时是有不法之辈惦记上了我寺庙中的香火钱,日夜小心提防,但也不见他们又进一步的举动,似乎只是在看着贫僧。后来等我想明白了王爷的身份才知道他们应该是官府之人,由此判定王爷定会再来!”

    尘岳愕然,原来是这么回事,连忙躬身道:“冒犯了,事出不得已,毕竟长老这般学识出现在乡野之间,有些可疑。”

    “无妨无妨,这两壶酒足矣抵消王爷之过,哈哈。”

    “长老请!”

    “王爷请!”

    两人一饮而尽,尘岳轻声问道:“酒也喝了,这下咱们可以聊聊正事了,要不长老再猜一猜,本王的目的?”

    慧聪轻轻捋着衣衫,淡淡的说道:“王爷想请老夫入凉王府为幕僚?”

    “高!”

    这下尘岳忍不住的竖起了大拇指道:“长老一语中的!上次长老对于百姓流离失所俯首顿足,甚是不平,不知长老可有出山匡扶天下之意?如此才学,若隐身于山野之间可就埋没了啊。”

    慧聪和尚眉头微挑,慢悠悠的站起了身,在屋中来回走了这么几圈说道:“贫僧云游天下,见过世间种种不幸,耳闻周土声声哀鸣,见多了也就看淡了,匡扶天下这几个字,对于贫僧来说太重了,当不起,还请王爷恕罪。”

    似乎这位大智若愚的光头和尚已经委婉的拒绝了自己,但尘岳却是轻轻一笑道:“长老法号慧聪,取名糊涂,当知糊涂一世只是自己骗自己,不闻不问,这世间的不公就不存在了吗?聪明一时可救不了这偌大周土的千万子民。

    大师随身携带如此之巨量的古书,曾对我二人言,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敢问史书之中可曾留有籍籍无名之人?”

    慧聪摇了摇头,默然不语。

    “再问,史书之中的旷世大才,可是一出生便注定不凡?”

    “不是~”

    “那些匡扶天下之人何尝不是起于微末,八百年前,大疆王朝,开国之人不过乡间一亭长。事实证明,只要心有所愿,勉力为之,草民亦可青史留名!”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