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宿缘之命运> 第303章 出游(贰拾陆)(1/4)

第303章 出游(贰拾陆)(1/4)

    下午抵达华清宫,下车验过票通过安检口进入大门。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华清宫里也里树立着现代艺术家为杨贵妃雕的雕塑。景区内别具一格的唐代风格的建筑和园林。景区在唐华清宫遗址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已成为唐宫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



    华清宫内集中着唐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等文化区和飞霜殿、万寿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背靠骊山,骊山海拔1302米,老母殿、老君殿、烽火台、兵谏亭、石瓮寺、遇仙桥等景点星罗棋布,“骊山晚照”是着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池为温泉汤池。远在周代时是露天汤池,名“星辰汤”,秦时在此建“骊山汤”,北周武帝令大冢宰文护建造“皇汤池”。唐时即在此大规模修建宫苑,初名“汤泉宫”,后改“温泉宫”。唐玄宗时,“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建造了“华清宫”,而华清宫内的汤池,亦名为“华清池”。虽然华清宫于唐以后废毁,但温泉水却常流不衰,使得“华清池”的名称流传至今。



    自唐“安史之乱”以后,华清宫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离宫地位。五代十国时期,后晋高祖把华清宫改为“灵泉观”。金代和元代华清宫都作为道观。自明朝时开始筑亭修缮,清康熙年间西巡曾驻此,稍加修整,至清同治年间修建驿馆,后毁于今燹。清光绪四年,临潼县令沈家桢修建华清池环园,历时一年的修建,园内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山环水绕,故赐名环园,成为清代晚期长安所建规模最大的一处园林佳作。环园面积约4730平方米,并非中轴线对称布局,因其地形复杂有坡度,则使用分散化布局和自由布局,设屋点景,利用曲折的道路把各个景点连接起来。环园布局采取了前园后寝的布局,这也是华清池环园造园中的一大创新。环园景观几经变化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和增建,但是基本上还是保留了清末修建的格局。环园主要分为三个区:莲池景区、居住区、山上游览区。



    莲池景区位于园的北侧,也是园中最低处。环园正门名叫望湖楼,建于清光绪四年,采用的是楼阁拱圈式大门,单檐歇山灰筒瓦、三开间、三拱三门,玲珑精巧,气势非凡。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