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宿缘之命运> 第322章 出游(1/5)

第322章 出游(1/5)

    车队于次日上午平安抵达小西天景区停车场。众人拿过随身背包下车安检验票进入景区。



    以悬塑而闻名的佛教禅宗寺院隰县小西天,据康熙《隰州志》二十四卷李呈祥撰写的《千佛庵碑记》小西天工程“始自己巳年,递自甲申”,另据清光绪《山西通志》中“千佛庵,以崇祯己巳年释道亮所建”, 己巳年为1629。在明代万历年间,五台山火场寺僧东明,游至隰县,见县城西北的土山形似凤凰,山上树木茂密,环境幽静,适宜建造寺庙,于是产生了在此山修建千佛庵的强烈愿望,期盼未来寺院佛像之盛。此后,东明禅师四处化缘,募集资金,于崇祯初年正式动工兴建,前后历时15年,于明崇祯十七年主建筑大雄宝殿及两侧的文殊、普贤两殿、韦驮殿、钟楼二楼、东西廊房、凭栏护壁及山下的趋善桥等初步建成,形成了以大雄宝殿、无量殿为中心的建筑群。



    据《千佛庵碑记》谓: “燕僧道亮住锡此山,更名凤凰,取其似也。乃渐铲险就夷,……始自己已,递至甲申,”己巳为1629年,甲申为1644年。另有大雄宝殿明间脊檩下方题记板上现有: “时崇祯十七岁次七月壬申贰拾七日壬子午时上梁大吉,奉直大夫庚辰特用钦授隰州知州浙西戈用忠,将仕吏目郭从善”墨书题记。



    千佛庵筹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前后至明崇祯二年之间,历时15年有余。千佛庵初期建设工程自崇祯二年至十七年,历时15年。庵内上院大雄宝殿创建于崇祯十六至十七年,殿内满堂彩塑自清顺治八年至十三年止,历时约5年时间塑绘而成。大雄宝殿从莫基开工到彩塑塑成全部竣工,历时约14年,其间停工约7到8年。



    这座寺院,分上下两院,以布局新颖,精巧玲珑,格调别致而着称。三面环山,庵前临河,古木参天,清流涓涓,凤凰山土崖如削,小西天耸立山顶。越紫川田园,过昕水河桥,经“天池”之岸,跨“通天仙桥”,踏 240余级石阶,穿10米“洞天”,便“道入西天”天门,来到所谓西方圣境了。



    下院是寺庙的主体。院内的无量殿面东而筑,内设数十尊铜铸佛像和木雕楼阁,是僧人诵经的禅堂。无量殿对面是韦陀殿,韦陀像是一整块楠木所雕,威武逼真,工艺精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