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6/9)
一样。李太后哄着朱常治,朱常治好命,王夭灼这个亲娘都没抱几天,倒是李太后天天抱着孙子,当真是隔代亲,连潞王朱翊镠都靠边站了。李太后让奶娘把要吃饭的朱常治抱走后,才坐下来,看着朱翊钧说道:“皇帝啊,娘亲是个妇道人家,不懂那么多的道理,在娘亲看来,高拱是狼子野心,那张居正就是豺狼虎豹,这些个大臣们啊,都是一样的。”陈太后在一旁点头,她还真的知道这件事,高拱致仕后,张居正一人摄政独揽大权,李太后就对陈太后十分担心的说:拒狼进虎,岂是良谋?(33章。)李太后这个想法一直没变过,现在皇帝十八岁了,已经长大了,已经不再是主少国疑了,最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争气啊!以陛下的才智、心性、手腕,完全足够处理国政了,皇帝的诡诈已经不输世宗皇帝了,所以李太后此时的表态和历史上的表态,完全相反,不是留,而是去。自家孩子不争气,为了防止国朝真的向深渊滑落,李太后当然会留张居正继续当牛做马;自家孩子争气,李太后的选择便更加从容。“这与卸磨杀驴有何差别?”朱翊钧清楚了李太后的想法,让张居正一家独大,摄政独揽朝纲,是李太后当初基于主少国疑的局面做的决定,当日因、今日果,在张居正去留问题上,李太后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年,李太后也担心张居正真的僭越了神器,好在李太后始终担心的那一幕没有出现,张居正只想做诸葛孔明,不想做僭越大位的权臣。“皇帝也要考虑先生名声,臣子自处之义,朝廷优老之德。”李太后说出了自己的第二个考量,这不是卸磨杀驴,是让张居正享受优老之德,难不成真的等张居正累死了,做成驴皮阿胶?功成名就,急流勇退,才是张居正能有个好下场的最好办法,皇帝一直让张居正留在朝中,青史论断,张居正少不了一个权臣的恶名,若是此时走了,那再好不过了,张居正也没有恋权的想法,对皇帝、对张居正都好。唯独对大明不好,但少了一个张居正,以皇帝的手腕,朝局未尝会失控。朱翊钧摇头说道:“很多时候,理儿是这个理儿,但事儿不是这个事儿,真的要按理说,那大明读书人都师承孔夫子,可读书人,又不全都是儒雅随和的君子,甚至说有几个是君子的?”张居正这一走,就是群起而攻之的反攻倒算,道理讲的再好,现实就是,这官场从来都是如此!这个天下最大的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