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上善若水(3/4)
千疮百孔,若非女帝借助圣王的力量强势崛起,任由赵太后这么作下去,大夏估计也撑不了几年了。禹州百姓的悲惨遭遇已经足以说明一切了。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政策本就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的,自然不可能一直适用于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国家。而要说大夏如今最大,或者说最根本的问题,毫无疑问就是吏治。或者说选拔人才的制度。修士的追求可不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而是求仙问道,根本利益诉求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以所谓的圣贤之道治理国家,不出问题才有鬼了。圣贤之道说到底是用来筑基的,拿来办事,那是百无一用。用这些与治国没太大关联的学问去做官,有几个能把官做好的?无论是鱼肉百姓的贪官还是置民政不顾的庸官,对朝廷而言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朝廷用这种方式选拔贤才,说句不好听的,这也就是高武世界,朝廷掌握着无上力量,否则大夏能有百年国祚都是个奇迹。“关于祖宗成法,微臣倒是有些许浅薄之见,陛下若是感兴趣,微臣就稍微说一说吧。”闻言,女帝立马正襟危坐。“陆卿请说,朕,洗耳恭听。”陆晨也坐直身体。“先说结论吧,在微臣看来,这所谓的祖宗成法,到了现在,几乎没有一条不是在害国,侵蚀我大夏国运,若是再不改弦更张,即便陛下能够再造盛世,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陛下之后,不出百年,大夏定会再次陷入倾覆之危。”听到陆晨如此笃定的话,女帝顿时身形一颤,眼眸微微垂了下来。“是么.先祖留下的东西,竟如此不堪么”她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玄极卫用一张张价格不菲的留影符记录下来的,真实反映了如今的民生现状的画面,以及他们收集汇总的各种与民生有关的信息。昨天在传影法阵中看到的,柴红玉儿时的悲惨经历,禹州百姓在陆晨那别具一格的施政方式的治理下,当地百姓那安居乐业、心向朝廷,一片欣欣向荣的光景在意识深处不断闪过。百姓如此维护朝廷,大夏焉有倾覆之忧?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简直一目了然。然而陆晨却是再次摇头。“能够平定乱世、开创太平的皇帝,定然英明绝伦,之所以给子孙后代留下如此大患,只不过是受时代所限,毕竟谁都无法预料到千百年以后会发生什么,只能说,他们制定的政令只适用于当时和百年左右的国情,过了这个时间段,原本的善政就有可能变成恶政,而且”说到这里,他的眼中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