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第二三五章 抛砖引玉之用;高昂车价(5/6)

第二三五章 抛砖引玉之用;高昂车价(5/6)

心之作、索米31前后量产了二十二年之久,总产量却只有八万余支;而他们在大战末期仿造了pps-43,只用了不到一年,就造了一万支,而且还是因为芬兰军方只下了一万支的订单。

    “投资总额大概在八到九万,明年年初吧,这期间书信或者电报联系。”

    “哎,您这这算是甘泉啊,否则咱们就得去贷款喽。”

    总体看来,恒光公司完全符合周长风的要求。

    实际上他并未寄希望于这样一家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能拿出什么经典之作,他想的是让它起抛砖引玉之功用。

    哪怕它的作品很一般,但再怎么样也是划时代的产物,只要军部看到了其价值,面向全国军工企业的招标自然就会到来。综合天下之智慧,总归会诞生一型经典。

    只能说有些军部的老顽固,如果不被实物真章打脸,是一定会固执己见的。

    在离开恒光公司以后,周长风与夏筱诗二人便去找地方吃午饭了。

    由于不习惯沪菜的缘故,他俩转悠了许久,总算找到了一家湘菜馆。

    回想起之前的经过,夏筱诗由衷地感叹道:“先生你真的好厉害啊,无所不知一般。”

    桌对面的周长风夹了块香干,含糊道:“广义上与杀人技有关的都略知一二。”

    “你太谦逊了,父亲说,做人虽不可过分招摇,但总是低调也是不行的。”

    “低调?你好好想想,我都上过几次报纸了……”

    湘菜倒是意外的同时契合周长风与夏筱诗的口味,香、鲜、辣、油,可以说吃得非常尽兴。

    后者提议待会去看看汽车,因为大明三大车企之一的骏达汽车公司就在上海府黄浦县。

    周长风自然不反对,顺带去看看倒也挺好的。

    电车上,乘客寥寥,空位很多。

    “我们以后攒攒,就能买车了。”夏筱诗扳着手指头数了数,抬眸问道:“先生你应该可以拿到名额吧?不然就只能多花钱了。”

    大明本土的汽车产量有限,还都集中于卡车的生产。

    燕京迅捷、武汉扬越、上海骏达三大车企之中只有骏达公司的轿车生产占比有四成,所以大明国产轿车往往有价无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