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后明余晖> 第三九七章 抢、抢、抢;法兰西民主公社!(3/6)

第三九七章 抢、抢、抢;法兰西民主公社!(3/6)

  朱泠婧实在没忍住,翻了个白眼,“随伱,别失了分寸便是。”

    “太后悔了,”周长风格外遗憾,“当时真的就应该提枪给那家伙打成筛子。”

    “家大业大,出几个孽子不稀奇。你要真是闲着无事可做,去煞煞那帮家伙的威风也挺好,至少能消停些日子了。”

    朱泠婧也是随口一说,话说出口又觉得不妥,便赶忙否认道:“算了,不妥,你这厮没分寸,再有类似情况告知谘政院便是,少干牝鸡司晨的事……”

    啊!尴尬!

    她本想说越俎代庖的,居然莫名其妙用错词了。

    站在边上的周长风憋笑憋得很困难,然后被她瞪了一眼。

    朱泠婧若无其事的调转话题道:“说起谘政院,给你看个东西。”

    她在旁边的一沓奏疏中找了找,抽出了一份递了过去。

    周长风将之接过,一目十行地浏览了起来。

    这道题本是一位谘政院民选议员和一名兵部官员联名上奏的,看得出来二人私交不错。

    他们提出了一个帝國主義味道满满的打算——组建一支远征军,经由叶卡捷琳堡向西越过乌拉尔山脉,在当地狠狠地抢上一波!

    就像沙俄军阀一样,大明亦有不少人垂涎于乌拉尔工业区众多工厂中的机器设备。

    就比如伊热夫斯克,早在十九世纪初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下令在当地建立兵工厂。欧战前夕,嗅到火药味的沙俄开始大力扩充军事工业,从英、法、瑞进口了大量机器设备,使之成为现代化的军工中心。

    除了工厂,贵金属也很受重视,沙俄作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庞大帝国,几百年来虽然时常欠着大笔债务,但黄金储备还算可观。

    即使是在花销甚大的欧战期间,沙俄的黄金储备亦有1233吨,战争结束时下降到了705吨,截止今日大约回升到了近千吨。

    这道奏疏中对黄金看得很重,提出以任何手段掠夺、搜集当地贵金属,甚至包括以伞兵部队突袭历史古城喀山——当地金融业颇为发达,几家银行有着可观的黄金储备。

    因为大明空军伞兵在南洋战役中表现突出,是当之无愧的功勋部队,如今早已被大江南北的人们吹捧上了神坛,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