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重生南宋,泼皮称帝传> 第797章 胡湘的卫州行(3)(1/4)

第797章 胡湘的卫州行(3)(1/4)

    胡湘又询问了粮食仓库建设。



    这粮食存储历来是各朝代的关注重点。



    收得到的粮食,必须得安全的存放,不能发霉变质,也不能被老鼠盗吃。



    千百年来,古人在实践中,找到了长久存储粮食的方法,



    首先是粮仓地址选择,选在地势高的地方,这些地方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



    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口大底小的椭圆形土窖,然后用火烤其底和壁,使土变得焦燥,再在底和壁上铺砌木板、草、谷糠、席等,用以防潮。装入粮食后,再用席、谷糠、土盖顶密封,而且盖呈现锥形,便于排水。



    其实这种密封的藏粮方法,解放前的北方不少农村还在沿用,只是规模比较小,因为谁家也没有那多的粮食。



    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钢架结构,开始建设现代化粮仓。



    这粮食仓库,不但要便于粮食入库,还要方便出库。



    王文统说,卫州城的新式粮仓能储存两万吨粮食。



    胡湘对这个存储量,不是很满意。



    但建钢筋水泥粮仓,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比土法粮仓成本高十几倍。



    现在户部规划,普通州县,要建设能储存五千吨的现代粮仓。



    知府所在地,要建设五万吨粮仓。



    而大名和武安都是十五万吨粮仓。



    除了官府的粮仓,现在农户家也都建有粮仓,其实百姓家更习惯存粮食,那是千年来的风俗。



    毕竟穷怕了,饿疯了!



    不过,百姓家粮食少,还好存储,多了那存储也是个问题。



    比如五千斤到一万斤粮食,这个数量,怕千年来,普通农户很少能达到这个数量级别,当然地主家除外,尤其是大地主家。



    但农民家的都是土坯房,要是大暴雨,很容易屋里进水,房屋倒塌,粮食就保不住了。



    还是要加大官仓的存粮规模。



    按胡湘的规划,县城的粮仓规模,要能满足全县百姓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