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494章 朕相信,赵构那厮一定会同意(1/4)

第494章 朕相信,赵构那厮一定会同意(1/4)

    大唐,燕京!



    杨一笑收到了来自于草原的密信。



    国与国之间,其实没什么秘密可言,也许军事动作能够稍微隐瞒一段时间,但是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根本瞒不住。



    金国能在大唐安插了探子,难道大唐在草原没有眼线吗?



    有,相互都有!



    其实后世情况也一样,任何机密都能被探查,你有军情几处,他有格格勃精英,而我,有潜伏你们高层的信仰者。



    所以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的消息瞒不住,只要一种政策或者决定被制定出来,那么无论再怎么保密还是会被泄露。



    唯一能做到严防死守的,也许只有瞬息万变的军情,但是能变的是军事行动,而不是已经制定的军事意图。



    套用军迷们都熟悉的一句话:战术可以随时改,战略轻易不能动!



    比如大唐要联合南云,这就叫做国家的战略,由于战略乃是国策,因此很容易被人探知。



    然而,探知又如何?



    战术不被对方掌握就行了……



    例如联合南云之后如何针对金国,什么时候对金国发起战争,动用多少兵力,准备从哪个地方打,这些都叫做战术,战术是可以根据局势随时调整的。



    既然随时可以调整,自然不担心对方探查,你查吧,费尽心思的查吧,战术如果被你查到,我换一个战术行不行?



    故而,自古至今的上位者全都深知一个道理:只要战术不泄露,战略泄露没关系,甚至有时候要故意泄露战略,以达到震慑和警告对手的意图。



    比如此前杨一笑故意在早朝上定下国策,而不是私下里召集核心臣子进行谋划,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故意让金国眼线们能够探查得知。



    如果不愿意被查知,那么就不会在朝堂上说,而是仅仅通知几个核心重臣,关起门来悄无声息的谋划。



    摆在明面上的,摆在朝堂上的,那是故意之举,没准备瞒着人。



    因此杨一笑的意图非常明显,他要用战略先震慑和警告金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