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回档少年时> 第七十八章 刻骨铭心(求订阅月票)(2/4)

第七十八章 刻骨铭心(求订阅月票)(2/4)

。比如计算机软件专业(95年部分高校已开设该专业),在张云起看来,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一个有前景的好专业,但很多学生这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嘛的。当然,每个学生填报志愿考虑的因素都不一样,张云起考虑的因素按重要性依次排序是城市、学校、专业并结合他的职业兴趣。为了兼顾事业,他觉得适合他念书的城市是省城里津。以他预估的成绩,里津市只有两所高校适合他,中南大学和湘南大学,都是后世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双一流大学。从录取分数线上看,两所大学也颇为相似,但就大学排名而言,中南大学是比湘南大学高的,在后世,中南大学A类(A-及以上)的学科有12个,湘南大学只有5个。问题在于,张云起很早以前就想好选经济管理类的专业。中南大学以工学和医学为特长。在经济类领域,湘南大学相对具有一定的优势,后来还合并了原隶属于人民银行的湘南财经学院。另外一点,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个人喜好了。中南大学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湘南大学则致力于成为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综合性世界一流大学。历史悠久,办学起源于宋朝的岳麓书院,以「千年学府」美名饮誉世界。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文化底蕴。张云起也想如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那些彪炳史册的伟大校友一样,在思想的圣殿里,被熏陶的如痴如醉。综合这些后,他决定选择湘南大学。整个志愿填报反映的是他自己的想法,不是父母和老师的想法。至于初见,绝不会有什么意外,她的估分成绩大概率只有北大清华能匹配。北大是文理科都很好的综合性大学,相较清华更为综合,北大精神也更值得认可,在历史上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得更紧密。90年代的湘南省,也普遍认为理科生应该优先考虑清华大学,文科生则是选择北大。初见是文科生,北大是最合适的。张云起对完答案后,估分626分,根据90年代这几年湘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感觉上湘南大学没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学校应该会想办法帮他变成没问题。拿起志愿填报表,张云起正准备填,这时候看见田壮壮和余青青、于小蕊、林雨晴几个人走进教室,田壮壮似乎考的还不错,兴高采烈的,迈着八字脚,走路带风。张云起问道:「填的哪儿?」田壮壮趴在张云起前面的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