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6 章 户部右侍郎郭桓(2/3)
部堂官以来,国库年年空虚,还连累了朝廷上下过得拮据,这都是老臣一个人的过错啊。”朱元璋的生活虽然是历代皇帝中最为简朴的,但这一点都不妨碍他花钱方面是大手大脚的啊。他现在有二十五个儿子,大明就有二十四个藩王,在各地新建的王府就是一笔天文数字。还有逢年过节,宫里对王爷还有公主、王子、郡主的赏赐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明现在是越来越强盛了,朱家的子孙们也过得越来越奢侈了。在朱元璋看来,他打天下可是历尽了千辛万苦。朱家子孙们维持奢侈生活所需要的银子理应由大明的国库来支出。而且朱元璋还给朱家的子孙留下了一项特权,那就是永远都不用向大明的朝廷交税。要是朱樉在场,一定会大骂老朱就是造成明末财政危机的元凶。可惜朱樉不在这里,朱元璋自鸣得意,他给子孙留下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饭碗。这些年,大明朝国库的现状就是一穷二白,对此,朱元璋这个罪魁祸首早就习以为常了。他扯了扯嘴角,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和蔼可亲。朱元璋朗声说道:“茹卿家,朕刚才问你话了,你怎么不回答呀?”茹太素苦着脸,说道:“老臣年老体衰,在朝廷的公事上感到十分乏力。还请陛下另选贤能来接任臣的位置。”茹太素的话,让朱元璋犯了难。他不是手里无人可用,而是他能信得过的人少之又少。像管钱袋子的户部尚书这样重要的职位,朱元璋生怕会落到哪个贪官的手中。到时候,要是鸡飞蛋打,没了银子。杀再多的头对他来说也无济于事。朱元璋正在思考怎么挽留茹太素的时候,身旁一直沉默的朱标开了口。“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听到太子朱标的声音,朱元璋说道:“大郎,你有话就直说。说错了,咱也不会怪罪于你。”他低声说道:“父皇不妨选拔一名贤能的年轻官员来担任茹大人的副手,这样既能减轻他的负担,又不用担心会所托非人。”朱标的话,让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标儿,近来可是大有长进。为父感到十分的欣慰。”朱元璋又问起,“标儿你看,谁人可以担任我大明户部的侍郎呢?”朱标弯下腰,恭敬地说:“山西按察司佥事郭桓为人忠厚老实,一直勤勉任事。儿臣觉得可以让他担任户部左侍郎一职。”六部侍郎为正三品,一般以左侍郎为尊。朱元璋点了下头,对朱标说道:“好,咱就依你所言。”他转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