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第88章 少年意气(1/4)

第88章 少年意气(1/4)

    李渊听着李复的话,无奈的摇摇头。



    他是认同李复的观点的,只是他更觉得,李复应该去当官......



    “你就真的不想当官?以你的才能,是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的。”李渊说道。



    “那陛下是想让我去一个地方,去做地方上的父母官吗?”李复问道。



    李渊想了想,摇了摇头。



    李复作为三哥唯一的儿子,他还是想让李复留在长安,留在长安朝堂上。



    “造福百姓,也不一定要去地方上,在朝中当官,能够做的事情更多。”李渊说道:“入朝堂,你手中的权利就越多,能够提出一些,有利于百姓的朝廷政策,做的能比地方官,更多。”



    “叔,也并非是小侄不愿意做官,只是,做官难啊。”李复笑道:“小侄现如今的能力,也只够折腾自家庄子的,让小侄去折腾天下百姓,这不太好。”



    建议归建议,不是所有的好的建议提出来,被采纳了,下行之后都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或者说,真正落实的,就根本不是朝廷想要的结果。



    一层一层的下去,有些东西,是会变质的。



    李复从来不觉得自己比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聪明,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更加了解大唐的百姓,了解大唐的情况。



    什么都不了解,一味的靠着自己的理想中的东西去做事,那都是虚的,无法脚踏实地。



    “当年商鞅变法,他还靠着自己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去丈量秦国的土地,去了解秦国百姓的情况呢,回来之后,才跟秦郡制定变法之策,因为足够了解,所以商鞅变法,即便是有动荡,那也是人力可以控制的,百姓能够接受的。



    而小侄,只是在泾阳县生活,没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了解大唐的百姓,了解大唐。”李复说道:“说白了,小侄的见识还不够,胸中未有丘壑,读了书,却没有读万卷书,也未曾行万里路,未曾见过泾阳和长安以外的百姓生活。”



    “而这天下,是日日都在变化的,从前隋到如今的大唐,也还不到十年,天下就彻底变了样,不是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