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反应不一的德军、全域广播(3/6)
第一时间遭到空袭,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失去了与部队的联系。
而等到奥博林恢复与部队的通信,向所有部队发布警告时,德军已经完成桥头堡的夺取,并进入大批横渡布格河的阶段了。
不过按理来说,此刻正应该是,该军发动反击的最好时间。
但炮兵出身,没有一点坦克部队指挥经验的奥博林,为了安全照搬了伏龙芝军事学院的教材。
在该军部分部队进行的,仓促反击未能奏效后(一个坦克团的攻击被德国空军遮断),就立即取消了,所有后续“仓促”反击。
随即,该军在6月22日下午转入防御,经过晚上的休整集结,在6月23日上午再次发动进攻。
虽然这种操作,仅以当时苏军糟糕的状态看,并不算错,还让这个实力一般的机械化军,在正式开战之前有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很可惜,与西南方面军那些力量足够,但是仓促发动反击,导致失败的机械化军不同。
机械化第14军缺乏力量(没有一辆新式坦克),他们这样晚了一天的反击,反而给了德军装甲部队,整体渡过布格河的窗口期。
这让该军,集结起来之后发动的,依然缺少空军与炮兵支援的反击,成了一边倒的战斗。
3个师长,两个阵亡,军长奥柏林也负伤(后和巴甫洛夫一样上了军事法庭)。
而这样的反击,在6月23日上午的德军视野里,自然就是反应奇慢,还力量极弱的反击了。
3、小股苏军坦克集群
理论上讲“国际纵队旅”的75辆装甲载具,已经是德军半个装甲师(41年时较弱的那种)的水平了,无论如何都和小股不搭边。
但由于真正完全面对了“国际纵队旅”冲击的德军掷弹兵被冲垮了,其幸存者中没有一个是能观察全局的指挥官。
再加上“国际纵队旅”的冲击,因为速度问题,分成了各自独立的三波。
这就让这些只能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