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提前打预防针(二合一)(2/5)
。”她的憨态让杨霞、方红破涕而笑。“那怎么能说‘很好吃’呢,那是相当好吃!”方言哈哈大笑,“最后蛇骨都被我们拿来熬汤,那个滋味,绝对馋死伱个小馋猫。”“咕噜。”方燕流出哈喇子,赶紧伸出舌头舔了舔。“哈哈哈!”顷刻间,哄堂大笑,笑声遍及屋子的每个角落,本来伤感的氛围一下子变得欢快起来。“吃了没有啊?”杨霞关心道:“你坐会儿,妈去给你做饭,丫丫,你去妈的房间把肉票拿出来,既然岩子带了白面,干脆今天我们包饺子。”“妈,供销社现在已经关门了,要买也得等到明天。”方红提醒了一句。“别,别,千万别买,我吃过了。”方言在路上啃着窝窝头,垫吧肚子,“肉票还是留着吧,现在用了,过年怎么办呢?”“那就挂面,家里还剩点挂面。”方红侧目而视,“妈,您说呢?”“不用,真不用,”方言堵在门口,连连摆手。这年头,挂面跟猪肉饺子一样宝贵。市面上供应的,都得掏粮本买,但做工比较粗糙,品相又黑又丑,而好一点的龙须挂面,基本上都是人们去燕京出差的时候,顺带给捎回来,根根光滑细白。平常根本舍不得吃,只有病了,或者家里来了重要客人,才会煮上一碗。“这挂面本来就是给你回来准备的。”杨霞笑道:“放心吃吧,吃完了我们还有,你姐是挂面厂的劳模和先进,逢年过节都会分到挂面,年底之前,至少能再分一次。”“那也等你们先吃了,粥都凉了。”方言随着众人一齐坐下,看着她们吃。闲聊了一会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这些年知下乡的事,用幽默的口吻说着乐子。“你坐着,妈现在给你煮面。”杨霞顾不上收碗,翻箱倒柜,从柜子里拿出挂面,径直地走向搭在外头的小厨房。“岩子,你返城怎么都不提前给家里捎封信啊,我们好去车站接你。”方红皱眉道。“就是,就是!”方燕接腔说。“姐,其实我这次不是返城,只是有事要来趟燕京,过段时间,就得再回陕北。”方言打开水壶,喝了口水。“什么,你还要回去?”方红一喊,惊动了屋外的杨霞。面对着一双双担忧不解的目光,方言解释说:“我这趟是来改稿的,改完就得回去。”“改稿?!”方红诧异道。“《燕京文艺》要发表我的两篇小说,其中一篇有点小问题,编辑就让我过来修改。”方言笑道:“这不才有机会回家看看。”“《燕京文艺》是什么?”杨霞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