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我到故宫买字画(1/3)
3月3日,南锣鼓巷。韩跃民家就在东棉花胡同的一栋大杂院里,占着十几平的厢房,和韩母相依为命。方言骑着车,轻车熟路地找上了门。锅炉工基本上是三班倒,白天一个班,晚上前半夜一个班,后半夜又是一个班,一天24小时不间断,而今天,韩跃民不用上早班。“岩子!”韩跃民坐在缝纫机前,拿着毛线,蘸了蘸口水,接着小心地把线头穿进针头的孔里。“韩哥,最近过得怎么样啊?”看着他张飞绣花的样子,方言咧嘴笑道。“还要谢谢你。”韩跃民知道他问的跟方红的进展,脸上立刻兴奋起来:“我已经跟你姐她们约好,等《牧马人》一上映,到时候我们一起看啊。”“韩哥,有进步,都学会主动了。”方言竖起大拇指。“嘿嘿,你怎么会有空来?”韩跃民扯下双手的袖套。“韩哥,我有事找伱帮忙,能不能陪我去一趟故宫?”方言一脸认真道。“你上哪儿干嘛?”韩跃民好奇不已。“买画。”方言眯了眯眼。现如今,自己全身上下的家当加到一块,只有8000多块,就算加上《暗战》、《牧马人》单行本的基础稿费,也不超过一万块。这年头,四合院再便宜,地段再次,一整套的估计也要一两万,眼下是买不起。不过,只要等《大秦之裂变》单行本一出版,兜里就有足够的钱,差不多一万五左右。就算花个千八百块,剩下的钱买个四合院,依然绰绰有余。“买画?故宫还有地儿卖画!”韩跃民一怔。“当然,跟我来。”方言根据上辈子的经验,前去探探路。70年代,故宫重新对游人开放。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专门设置了直接面对所有游客服务的商业零售网点,故宫商店。又在1978年,成立了外宾服务部,一开始只面向外宾和海外侨胞,卖些近现代画家的画,挣来的收入用来补贴博物馆的经费。顺便,也给国jia多创造一点外汇。于是,边上又办了家“外币兑换处”。里面卖的东西,可比外头的文物店又多又好,比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也就在今年,以外宾服务部为基础,跟外币兑换处、故宫商店合并成立新的服务部,仍然保留“外宾服务部”的名称,终于对老百姓开放,不再只收取外汇券。方言要探的,就是这个情况。主营地点设在御花园西南角的养性斋。两层楼阁,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建筑坐西面东,正面七间,左右各接出三间。室内陈设着硬木嵌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