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网游动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86章 什么叫顶流(3/4)

第86章 什么叫顶流(3/4)

来!我是一分钟也等不下去!…………武康路113号,小洋楼里。“琳琳,你不在编辑部,怎么回来了?”李尧堂听到动静,放下手中的笔。“爸爸,您那半个学生又出了好东西,我专程给您送过来。”李小琳递上《华夏青年》。“你说的是小方吧?”李尧堂好奇道:“他才写了《大秦之裂变》,让整个上海滩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报纸成天围绕着这个‘改革’,争论不休,这边还没消停呢,他那边又折腾出什么东西?”“您看了就知道,绝对不丢您这半个老师的脸。”李小琳神神秘秘地笑道。半个小时过去,李尧堂盯着眼前的《华夏青年》,默默地合上:“你肖叔叔什么意思?”“我们准备在《收获》上,对小方的讲话内容做点评,最好啊,能跟《大秦之裂变》结合起来,特别是提到的‘文化自信’、‘华夏复兴’,这可是值得讨论的话题。”李小琳语气里透着兴奋。李尧堂沉吟道:“我也写一篇评论吧。”“您终于要动笔了?!”李小琳惊讶不已,《大秦之裂变》在沪市,乃至华东,掀起了巨大的波澜,从文艺界,到理论界,简直吵翻了天。然而,就算这样,李尧堂也没有下场。“总该让人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我一出声,别人就不敢讲了,那还叫‘讨论’吗?”李尧堂眼神飘忽,喃喃自语着:“复兴啊,华夏复兴……”………燕京,某处。一间办公室的桌上,摆着金镛的武侠,以及《人民文学》两期的样书,每一本都插着书签,一翻开,内容就是《大秦之裂变》。但此时,老人正在看《华夏青年》。“这些都是茅公的那个学生写的?”“是的,叫方言。”胡木桥说:“上回您说,巴适得很!”老人笑道:“这个小方,年纪不大,笔杆子倒蛮厉害嘛,就是不知道桥牌打得厉不厉害,有机会请他到养蜂夹道,我要见见他。”胡木桥提醒了一句,现在恐怕不行,沈雁氷生病住院,方言身为弟子,在医院里照顾。“茅公的病,好些了吗?”“咳咳!”“咳咳咳!”沈雁氷半躺在床上,连声咳嗽。“爸爸。”沈霜放下《华夏青年》,停下念方言的演讲内容,一边拍他的背,一边感慨道:“想不到岩子不声不响又干了件大事。”“他啊,总会给你整出点不一样的惊喜。”沈雁氷语气里带着一丝欣慰。得益于《华夏青年》的全国发行,方言之名迅速传遍全国,甚至超过了“潘晓”的两个当事人,就像白若雪说的,潘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