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我怕风浪大?(3/4)
李村葆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而且要大胆地写出来,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华夏的军事文学何谈发展!何谈繁荣!」「这……」张仲锷张了张嘴,但不知道说什么。「张老师,您也不用太担心。」方言道:「要不我去请教下冯老他们?」「问冯老他们?」章守仁和张仲锷面面相觑。方言点头,他和李村葆都觉得这个故事写成的稿子,还不够生动,没有展现出英雄人物的成长性,也没有突出军事文学的新理念。因此,李村葆主动请缨,再次到南疆去,深入部队去采风调研。而像这种走访调查的任务,特别是到军区的,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行。相比于《十月》,不管是总政文化bu,还是作协去对接,都比编辑部的名义要好。「村葆啊?冯木听方言讲完,笑了笑,「想不到你竟然约到了他的稿子。」方言疑惑道:「您跟村葆同志认识?」「怎么会不认识呢。」刘柏羽打趣说他们是师生关系。方言张张嘴,合着自己跟李村葆同辈啊,他一口一个「方老师」,倒是自己占便宜了。「刘老,那村葆同志去南疆的要求……」「这种诉求,你们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刘柏羽认真说:「已经有很多与会的同志主动要求,要到滇南和桂西的部队去走访。」方言问:「那您的意思?」「座谈会里提到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军事文学作家一定要到基层去。」刘柏羽说准备把这些与会的作家们组织起来,统一安排。方言说:「那敢情再好不过了。」刘柏羽笑盈盈道:「说完李村葆,该说说你了,小方啊,你有没有什么创作的打算?」「我?」方言一愣。「你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军事文学新时期的理念之后,就没有想过要写点什么吗?」冯木和刘柏羽互看一眼。方言能想到的,还真不少。但关于对安南反击战,倒真不多。要么像《历史的天空》、《大决战》、《兄弟连》这种战争题材,要么像《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冲出亚马逊》这种军旅题材,要么像《红海行动》、《闪电行动》这种,以特种兵为切入点,当军事科幻题材的……「今天胡木桥同志没来,但包括他在内,我们都很期待你能写出什么样的军事作品。」冯木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毕竟这个军事文学的新理念,是你提出来的嘛。」方言弱弱地问到,这是硬性任务吗?「当然不是硬性要求,关键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写的打算,创作从来不是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