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排骨年糕(1/4)
10月的文坛,最亮眼的莫过于《十月》和《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一系列纯文学作品,一经发表,反响热烈,让《十月》率先抢滩登陆,抢占下纯文学的一块地盘。而《城》作为最先刊登方言“纯文学”文艺观点的杂志,同样是一马当先。不但组织了创作班的作家,出了一批直指人本困境的,分到了纯文学的蛋糕,又刊登了方言提倡挖掘民族和地域文化的文艺创作观点,比如“岭南文学”、“粤味”。一时间,文学粤军,风头无两。而出谋划策的方小将,立马成了唐僧肉。各大文学期刊都想上去咬上一口,有谁又能拒绝得了进步的诱惑呢?燕京的报刊出版社近水楼台,第一时间派出编辑,一部分扑向南锣鼓巷的四合院。一部分扑向《十月》编辑部,五百刀斧手埋伏到位,就等着方小将现身,争相约稿。然而,统统扑了个空。方言跟着万佳宝、吴组缃等人,南下沪市,来到早就安排好的衡山宾馆入住。刚安顿下来,还没来得及给龚樰打个电话,就被吴组缃喊去,挨个去串门。王朝闻、王昆仑、朱家溍、蒋和森、吴世昌、周汝昌……方言狠狠地在一众红学大佬面前刷了波脸,等见到启功时,正好在吃早饭。“启老好。”“你就是茅公的弟子,小方。”启功上下打量了番,慈眉善目。方言应了一声,也打量着他,这位就是乾隆的老弟,荒唐王爷弘昼的第八代孙。吴组缃让方言坐下,自己坐在启功的对面,发觉他脚上没有穿袜子,脚腕有些发肿。“你脚怎么了?”“就跟这馒头一样,发酵啦。”启功抖了抖脚趾头,笑着把剩下一半的馒头,丢进嘴里。吴组缃哭笑不得,“最近的身体怎么样?”“鸟乎了。”启功冲着方言,顽皮地眨了眨眼。方言被逗乐了,倒是弄得吴组缃摸不着头脑,笑骂道:“怎么是鸟乎了?”“鸟乎嘛,就是差一点就乌呼了!”启功笑眯眯道:“小方,你说是不是呀?”方言看着这位行走的段子手,笑而不语,双手奉上了《十月》的增刊。启功听到里面有他的文章,扬了扬眉,一改刚才诙谐的样子,认真地翻阅起来。吴组缃道:“你来品一品。”启功收回眼神,和方言讨论起《红楼梦》,春风化雨,细雨无声。“曹雪芹将‘真事隐去’方面用得得心应手,运真实于虚构,用魔幻掩现实。”方言说:“就像脂批本点评的,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