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首届茅盾文学奖得主(1/4)
12月5日,南锣鼓巷。难得的礼拜天,迈克和白若雪一大清早来到方言家里,一个在方言的指导下,修改《血与沙》,一个则一对一指导方言,学习外语。外语得好好学啊!方言把自己的桌子让给了迈克,和白若雪坐在炕上,面对着面,手上拿着《拯救大兵瑞恩》的稿纸,篇幅不长,10万多字。“方老师,这篇军事跟您之前的《利剑行动》完全不一样,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白若雪翻到了稿纸的最后一页。“因为类型不一样。”方言说,《利剑行动》是融合了战争文学和军旅文学的军事幻想,而《拯救大兵瑞恩》跟《高山下的环》是同一类型,都是战争文学和反思文学的结合体。“还有《血与沙》,方老师说我写的也是战争反思题材。”迈克插话说,“不过方老师,我还是想不明白,冒着八个人的生命危险,来解救瑞恩一个人,值不值得?有这种可能吗?”“这让我想到了一道很经典的题目。”方言左看看,右看看。白若雪放下稿纸,就听方老师说道:“一個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火车轨道上,这个时候,一辆失控的火车朝他们驶来,而且很快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火车改到另一条轨道上。但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那么,你会不会拉拉杆呢?”“方老师,这个是‘电车困境’?”迈克一下子就想到。“没错,就是电车困境。”方言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到底是救五个,还是救一个。面对这道伦理大题,迈克紧皱眉头,思索很久,叹了口气,“这道题我不会,太难了。”接着感慨了一句,“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所以方老师为了避免这个伦理困境,给出了一个动机,那就是军方为了维护这项‘单独存活者政策’,才派遣了这支8人小队,而这些军人,又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白若雪恍然大悟道。迈克连连点头,“没错没错,西点军校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执行没有借口’。”方言笑着转头,向白若雪问到翻译工作。“方老师,您放心!”“我会竭尽全力地把这篇稿子译好!”白若雪捧着手稿,眼里充满兴奋。“我也会帮忙。”迈克把《血与沙》的稿子递了过去。方言翻阅了会儿,迎着迈克的目光,“我觉得你可以把它当成圣诞礼物,寄去美国了。”“奈斯!”迈克高兴地挥舞了下拳头。方言本以为他会迫不及待地去邮寄,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