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和亲风波(2/3)
的把握,他也不敢动。历史的教训已经表明,往往推动改革之人的下场,都不会太好。他虽然是穿越者,但却不认为自己比古人能聪明多少。……言归正传。场中因为李世民的话,沉默了好片刻。站在文官队列最前的长孙无忌,率先站了出来,皱眉应道:“禀陛下,微臣以为,慕容伏允狼子野心,不可不除。然,如今我大唐尚百废待兴,民生牵强稳定,钱粮不足。”“且我大唐军队对高原作战尚不熟悉,方才及地,病死者便已占三四。臣以为,暂不可大动干戈,尊其意愿,尚其一宗室女,以安抚其心。”长孙无忌话落便又站了回去,闭目养神起来。随之,在他身后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陛下,臣倒是不认同赵国公所言,其言论虽有道理,却也说了。慕容伏允狼子野心,便是吾等赐婚公主于她,也难以保证,他不会得寸进尺,再次犯我大唐。”“此人所做恶行罄竹难书,其言是几分真,几分假,这谁也不敢保证。故,臣以为,当遣军驻防吐谷浑边境,勤加练兵。待寻得时机,灭其国,诛其首,以定我大唐边境永世安宁。”“嗯...”面对自己两位左膀右臂不同的意见,李世民渐渐犯难起来。长孙无忌建议同意吐谷浑的条件,安抚慕容伏允,尽心发展国内。而房玄龄则建议拒绝,并派遣军队在边境驻防,练兵,找到机会就一举将其灭国。简而言之,就是长孙无忌的建议是抚之,房玄龄的建议则是灭之...对此,李世民不禁左右为难起来。从感性方面来讲,他是无时无刻不想灭了吐谷浑,但从理性方面来讲,他又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半晌,拿不定主意的李世民,看向最后一位尚未开口的人。“克明,你怎么看?”杜如晦在长孙无忌两人话落之后,也一直未曾开口。(平行世界,杜如晦还没死。)如今,见李世民问到他,他便也不再藏着掖着,轻笑着站出身,开口道:“禀陛下。臣以为,当先回书以应其所求,赏赐些许钱粮,言之尚公主需择良辰吉日。再趁其疏忽,暗中调派军队陈兵边境,秘密练兵。待时机成熟,可一战而毕其功于一役!”“……”众臣听到三人所说言辞之后,皱眉思考片刻,大部分都点觉得赞同,只有其中个别人不太认可,或许是有其他不同的想法。三人也是相视一笑,静静地站了回去。三种选择他们都已经给了李世民,至于怎么选,还是得看他。他们只是臣子,可以给皇帝提意见,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