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求证给量机制(3/4)
得2:1才稳当。
但这些都没有官方数据支持,全凭个人经验。
而且,就算这些数据好看,也不代表就一定能火,毕竟“扑街”的标准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
有的人日收几百还嫌不够,有的人日收一块就乐呵。
所以,西瓜网的流量推荐机制挺神秘的,让作者们对自己的书该不该继续写下去心里没底。
再来说说在读人数和阅读人数。
在读人数是指14天内打开过这本书的人数,但这不代表他们都加入了书架或者追更。
阅读人数则是当天读过这本书的人数,同样不能保证他们会继续看。
真正能反映当前阅读活跃度的,是追更人数。
加书架的人不一定会继续看,说不定哪天就从书架里删了。
这些数据怎么用,全看个人怎么想了。
既然西瓜网是字界超级公司的孩子,我们可以试着从某日头条的推荐机制来推测一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某日头条会给文章一个基础展示量,如果用户点击阅读多,文章就会进入更大的流量池,继续测试受欢迎程度。
反之,如果点击量少,文章就留在基础流量池里,慢慢沉寂。
西瓜小说网的推荐机制大概也是这样,签约小说在满足字数要求后,会在书城推荐。
比如,如果书城推荐给100人,有80人打开,60人加了书架,那这本书就可能进入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
西瓜网推荐小说时,会基于用户的阅读历史来匹配。
但每个人的口味会变,就像你不能指望一个人天天吃番茄炒蛋还乐在其中。
所以,有时候推荐可能并不精准,但具体算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假设它在尽力匹配受众。
这整个机制挺机械化的,因为人的兴趣多变。
有些作者发现,验证期有流量,首秀就没了;或者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