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回忆录可代写(3/4)
/p>
对于写手来说,从接单、采访、写作到排版设计,都得一个人搞定,这活儿可不轻松。
柚子刚开始干这行时也挺迷茫的,想报班都没地方报,只能自学成才。
她看了好多大学中文系的写作资料,还研究了好多名人的自传,比如松下幸之助的,连电视剧《阿信》都看了,就为了学学里面的故事是怎么讲的。
白松呢,他写回忆录可不仅仅是完成任务那么简单。
他把每次采访和写作都当成是收集素材的好机会,特别重视和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
他做的每一本回忆录都是为客户量身打造的。
因为有编辑的工作经验,合同啊、项目进度啊这些事儿他都不愁。
难的是怎么让客户,也就是他说的‘委托人’,信任他,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听。
白松写一本5万字左右的回忆录,大概要花三个月,最长不会超过半年,而且她手里总是有好几个项目一起进行。
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特别是老年客户的,他更喜欢第一次见面就聊,面对面的交流让客户更放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面的电话采访也就顺利多了。
白松坚持不用AI写作,因为他觉得和客户交心,客户是能感受到的。
客户满意了,自然就会介绍朋友来找他。
白松现在在城区,考虑到时间成本,太远的客户,哪怕对方愿意出差旅费,他也不接。
而且,他也不接那种年轻人想给去世亲人写传记的单子。
因为不能亲自交流,只靠资料或别人转述,写起来太难,也写不出真实生动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老年人,白松经常去城区的高端养老机构走访。
他说,我国人普遍含蓄,老年人更是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辉煌过去。
所以他想了解老年人心里怎么想,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把服务做得更好。
这些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