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都市言情> 这里有一个超级写作系统> 第489章 古龙代笔风波(2/4)

第489章 古龙代笔风波(2/4)

分暴露出商业连载对创作质量的巨大冲击。



    1980年的‘吟松阁事件’,成了古龙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场意外中,他的右手腕筋脉断裂,写作速度大幅下降。



    1981年出版的《飞刀,又见飞刀》,丁情代笔了23%;



    1984年的《风铃中的刀声》,丁情代笔的比例更高。



    到了晚期,像《猎鹰·赌局》未完成的部分,只能由风中白来续写,这反映出古龙因为肝硬化,创作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除了健康原因,影视化浪潮也对古龙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1976年,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开启了古龙影视的黄金时代,但过度商业化也让古龙有些分身乏术。



    1976年的《圆月弯刀》,司马紫烟代笔了67%;



    1974年的《血鹦鹉》,黄鹰代笔了82%。



    这些作品大多被改编成了电影,可原着的质量却严重下滑。



    接下来,咱们聊聊丁情这位古龙晚年的核心代笔人。



    丁情本名蒋庆隆,1978年,他因为出演《碧玉刀》和古龙结识,后来就成了古龙的专职代笔人。



    1980年古龙受伤后,丁情代笔了不少作品。



    比如1985年万盛出版社出版的《怒剑狂花》,全三册,代笔比例大概有70%;



    1982年连载的《那一剑的风情》,以楚留香系列为蓝本,代笔比例超过了80%;



    1986年出版的《边城刀声》,号称是《边城浪子》的续集,还大量挪用了《九月鹰飞》的情节。



    这些作品大多采用‘古龙口述大纲+丁情执笔’的模式,但在实际创作中,丁情常常直接抄袭古龙的旧作。



    就像《边城刀声》里的‘人猴换脑’实验,完全照搬了《萧十一郎》的设定,只是把角色名换了换。



    丁情的作品有着明显的‘拼贴美学’特征。



    在语言层面,他直接挪用古龙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