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舆论风暴再次掀起【二合一】(5/6)
人。影视作品嘛,肯定是要寻找一些社会焦点,并且将它放大,吸引人们的目光。这没什么可质疑的地方。所以目前为止,这股风潮对电影的口碑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孙羿跟星空这边也没有太当回事,毕竟电影嘛,拍出来就是给广大观众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很难让所有人都认同。怎么,你还狂到一点批评都不能接受了?你当你是冯晓刚啊。可没想到,这种局面在电影上映到第十天的时候,突然间就被打破了。卢川在得到华宜公司的正式投资承诺后,直接就召开了媒体发布会,野心勃勃地宣传了自己的下一部电影计划-——《王的盛宴》。计划在下半年开机,明年上映。在发布会的最后,他主动谈到了当今的华语电影环境。话里话外的意思,是说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因为各种各样不用的原因,而被埋没了。相反,一切肤浅的电影却堂而皇之地取得了成功,很有一番劣币驱逐良币的意味。大家都明白,他说的就是自己的《南京南京》。当场就有一位记者提问道,问他对眼下正在热映的《隐入尘烟》有什么看法。卢川当时是这么回答的。他先是故意斟酌了一下,然后才用着颇为认同的口吻说道:“《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承认它非常优秀,从剧情、演员、拍摄手法等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孙羿的导演功力是让我非常佩服的。”一番话说的很是诚恳,就在大家以为他彻底转性了的时候,他话锋一转,但是出来了。“但是这部影片的整体立意,我个人不是很赞同,我非常认同余化老师的观点,苦难是不值得被歌颂的,在整个国家、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身为文艺工作者,也不太应该过渡的消费苦难。”卢川的这两句说的言之凿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狠狠地批判了一番。媒体记者当然兴奋了,立马就把这两句话爆出去了。刚开始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直到几家港岛媒体推波助澜的转载报道后,这件事在网络上爆发开来。就像是开启了反攻的号角一般,短短两天的时间的,一众非电影行业的“专家”“教授”纷纷跳出来发声。一些经济学家说道:“《隐入尘烟》就是在消费苦难,抹黑农村,中国的农村压根没有那么穷,怎么可能没有电视机,要知道今年,我们国家的GDP已经超过了RB,排名世界第二,它一部电影,把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新农村成果全给抹去了。”还有很多自诩为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