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角色(1/4)
人潮中,冯先生没再回头。对方坐在马上,背影摇摇晃晃的穿过宽阔又雄壮的永定门。这位冯先生,明明披着游击将军的甲胄,骨子里却还是那个心怀壮志的儒家书生。此时,百姓跟在帅旗后面十里相送,有人送上自家舍不得吃的鸡蛋,有人送上刚蒸好的窝头。四十里外的张家湾码头旁,还有京城文人在长亭等待,他们等着送上一杯薄酒,写上一首漂亮的诗。文人们不会在意这场远行背后的酷烈,远方的战争也不会影响他们风花雪月。陈迹没有再为王先生与冯先生送行。在看到冯先生的那一刻,他焦虑不安的心绪便刹那间平复下来,对方就像是一根定海神针,只要对方在出征的队伍里,陈迹就知道事情还有回转的余地。至于如何带着四万漕运官兵打赢这场仗,如何活着回来,这不是陈迹有资格考虑的事情。他也不想考虑。陈迹攥紧缰绳拨马回转,任由送行的百姓从身边经过。然而就在此时,他远远看见一个人头戴斗笠,斗笠下锐利的目光如刀子般凝视着他。司曹癸。没想到有了棋盘街纵火一事,对方竟还敢冒险来找自己!见陈迹看来,司曹癸抬手示意跟上,而后转身往正南坊走去,不紧不慢。陈迹思忖两息后翻身下马,牵着缰绳跟在后面穿过人潮。两人一前一后穿过养羊胡同,钉了铁马掌的马蹄声在空档无人的小胡同里回响。来到一户人家门前,门上没有挂锁,司曹癸也不管身后的陈迹,自顾自推门而入。陈迹将战马牵进局促的狭小院子中,打量着院内的景象。两扇薄木板拼成的院门,漆皮早已剥落殆尽。院中空空荡荡,唯有一口半人高的破瓦缸,缸沿缺了个口子。屋内破木板床榻上铺着些稻草,床榻旁放着一张八仙桌,其中一条腿用一片碎砖头垫着。难怪门上不用落锁,这家徒四壁的光景,城里老荣来了都不知道该偷走什么。“关门,”司曹癸从床下掏出一只破陶罐,搁在院子当中。他又从床铺下掏出几沓黄纸,用火寸条点燃一张丢进陶罐里。司曹癸递给陈迹一沓黄纸:“你也给老王烧点吧,他家里没人了,你我不烧便没人给他烧了。”老王?陈迹反应过来,是会同馆书记官王朋。司曹癸找来两块砖头,垫在屁股底下。他坐在陶罐前,将一张张黄纸丢进陶罐里,火光照得他面庞忽明忽暗。片刻后,司曹癸抬头看向陈迹:“那边还有砖头,自己找来坐。”陈迹松开缰绳,找了几块青砖垫在地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