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关于“共济会”(1/2)

关于“共济会”(1/2)

    大家好,有部分书友对共济会有不同的看法,小作者统一做个解释。首先,共济会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杜撰。我手里就有这样一本书,英国作家约翰.迪基著,它翻译成中文出版,我的主要考据就是来自这本书,并非地摊文学。此外,只要在网购平台上输入“共济会”,就会找到许多有关共济会的实体书,这些都可以证明它的存在。当然,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玄,听起来很像传说,因此许多人想当然的选择不信。然而,许多事实就是这么玄,比如在此之前有敢相信爱泼斯坦事件吗?我认为“不敢相信”归根结底,是有些事实正在扒开西方为自己罗织的美丽外衣,看到了其中的丑恶的本质,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让人无法相信。但如果仔细思考并结合现实,会发现许多事在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只是我们在美丽的谎言中太久了,不敢将它们结合起来想当然的以为那是“阴谋论”。比如,为什么拥有14亿人口的华夏几乎看不到流浪汉?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吗?如果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为什么美国的生活水平比我们高得多,却有那么多流浪汉?小作者认为这要归功于土地公有制。在华夏,穷人的底线是到乡下种田。乡下大片的田地荒着无人耕种,小作者老家三亩良田的使用权只卖了300人民币。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土地公有不能买卖,老百姓人人有田,想种地随便找块荒地整平了种植,不会有人管你也不会有人来收税。人人有田就意味着市场上对土地的需求不大,因为供大于求,有大片耕地等着人去耕种。如果有什么人在城里赚不到钱生活不下去了,最坏的选择的就是回乡下。然后花三五百块钱买一块地,再租套房子,一千元一年。你没听错,小作者老家是山沟沟里伐木单位的套房,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五楼。小作者进城时把房子卖了,只值2万,出租一年只能租1000。种子便宜到令人发指,国家还会给农民发补贴。所以,有手有脚就饿不死。怎么也不至于成为流浪汉饥寒交迫平均寿命只有50岁。在土地私有制的国家,有这样的下限吗?首先土地是稀缺物资,因为他们允许私有允许买卖,大鱼吞小鱼时间一长,这些耕地必然会集中到有钱人手里最终被垄断。一旦垄断价格就会直线上升,有钱人甚至不屑赚这点小钱。于是你无法买到耕地,更不可能用几百人民币的价格买到几亩良田。然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