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争之世(1/5)
这六位卿分别由不同的家族担任,这就是所谓的三军六卿建制。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六卿只有在死后、被驱逐或主动退休时才会空出位置,空缺则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进行递补,轮流执政。这个建制并非一成不变。期间,晋国曾有过四军八卿、五军、十六军、十二卿等情况,但大部分时间仍以三军六卿为主。晋国的六卿实际上来自11个家族,并非只有6个家族。晋国历代六卿共有72人,除3人外,其余69人均来自这些家族。晋国采用世卿制,卿位世袭,因此这些家族基本垄断了晋国的政治资源。这11个家族分别是狐氏、赵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先氏。这些家族中出现了众多杰出人物,如狐偃、赵盾、韩厥、栾书等,他们都是春秋时代的重要人物,人才也成为晋国崛起的关键。然而,成也六卿,败也六卿。这些家族之间争权夺利,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三军六卿,到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这套制度在晋国执行了总共180年,上演了无数惨绝人寰的悲剧,比如下宫之难,这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赵氏孤儿》的真实原型。到晋平公六年,晋国的六卿只剩下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四家。经过最后的角逐,最终形成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春秋时代就此结束,进入战国时代。晋国的六卿不仅是晋国霸业的建造者,也是晋国霸业的历史见证者。这些家族连续十几代同朝为官,轮流执掌晋国国政,他们见证了晋国的崛起、兴盛与衰落。晋国在建立霸业的同时,也在维护着周王室的权威,抵御外敌,捍卫华夏文明。正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不懂晋国史,也就难以读懂春秋史,原因皆在于此。【一口气看懂变法先驱李悝历史小知识法家】他是战国变法第一人,他的变法远远早于商鞅,他还是法家学派的先驱,对战国法家学派影响深远。本期视频就让我们聊聊法家先驱——李悝。说起变法,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商鞅变法。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确实是战国时期最为显著且成功的一次变法,但战国变法的第一人却不是商鞅,而是李悝。李悝,杨姓,李氏,名悝,字明辉,战国时卫国人。战国初期魏国的政治家,法家学派的先驱。李悝曾经率先提出了变法的概念,在魏国展开变法,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