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世子稳重点> 第六百七十二章 童谣之威(3/4)

第六百七十二章 童谣之威(3/4)

家让你做什么,你照做便是,我心坦荡,绝无异志,平日言行与战时调遣兵将,先生如实记下,如实向汴京禀奏。”许将露出感动之色,良久,叹道:“子安,收复燕云后,老夫劝你还是尽快卸下兵权,回汴京做个闲散逍遥郡王吧,自古臣子拥兵过重,都没有好下场的。”赵孝骞沉默半晌,道:“我明白,兵权如此烫手,我怎能不知,我只是凭心做事,原本的初衷不过是改变自己和亲人的命运。”“如今大宋显然已扭转了国运,收复燕云后,我自当卸甲归京,从此不问朝政兵事。”许将露出欣慰之色:“难得子安拥兵十万,却如此清醒,老夫便再陪你一程吧,不然若是老夫走了,朝廷再派来继任的人,可就说不准是个什么秉性了。”“子安,无论如何,在老夫眼里,在大宋臣民眼里,你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大宋若没有你,至今恐怕仍在忍气吞声地每年交岁币,对辽国一忍再忍。”“谁能想到,短短数年光阴,我大宋在你的帷幄之下,竟有了如此气象,老夫日夜与子安相处,深知你并非狼子野心之辈,官家……若能对你再多几分信任,那该多好。”赵孝骞苦笑道:“官家对我已经足够信任了,只是如今我拥兵十万,换了任何皇帝都会紧张猜忌的,这是皇帝的天性,我能理解。”话题太敏感,许将不便继续说下去,只是拍了拍他肩,起身黯然离去。赵孝骞独坐在院子里,仰头看着夜空皎洁的一轮明月,眼神里闪动着莫测的光芒。理解归理解,但是……他可不是任人宰割的愚忠之辈。如果某天,刀已伸向他的脖子,他难道真引颈就戮,只图史书上给他留一个“忠臣蒙冤”的名声?呵呵,想屁吃呢。老父老母,妻妾儿女,全都跟着他人头落地?这是忠臣吗?这明明是待宰的羊羔。一个穿越者若活到这地步,真该找根绳子自己吊死算了。独自在院子里坐了很久,赵孝骞突然扬声道:“陈守!”陈守闪现,躬身抱拳。赵孝骞淡淡地道:“派个信得过的人,飞马赶回汴京,面见我父王,问问他汴京是个啥情况。”“另外告诉我父王,亲爹就是用来使唤的。汴京的破事儿影响我打仗了,让他赶紧想办法解决。”…………汴京是个啥情况?汴京最近很热闹。蜀地遂宁城,一道八百里紧急奏报背负在皇城司密探身上,然后一路快骑,风驰电掣赶往汴京。数日后,飞骑入京,奏报当日便出现在官家赵煦的桌案上。这道奏报可谓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