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世子稳重点> 第七百九十九章 筹办登基(2/4)

第七百九十九章 筹办登基(2/4)

:“这是把您当大冤种了啊……”“不急,对付这种老油子,需要文火慢炖,老夫拉拢他的同时,也让手下的人找他的把柄。”“刘卯当了五年多的殿前司都指挥使,老夫就不信他这些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朝廷每年拨多少饷银给殿前司,他不可能一点都不沾,从他昨日在青楼里的德行老夫就看出来,这不是什么好货色。”大宋军制有三衙,包括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其中步军司和马军司分布大宋各地,掌管地方禁军厢军,殿前司则负责汴京戍卫。殿前司兵马受枢密院节制,没有皇帝和枢密院的调令,殿前司不能调动一兵一卒。拱卫汴京皇城的近二十万禁军,包括著名的上三军,就直接受枢密院和殿前司节制。这就是赵颢为何突然拉拢殿前司都指挥使刘卯的原因。只要拉拢买通了刘卯,汴京皇城的戍卫便掌握在赵颢父子手中,如此便可减免大量的伤亡,甚至可以做到兵不血刃。赵孝骞自然是赞成赵颢拉拢刘卯的,毕竟他不希望大宋的将士之间打内战,这种内部争斗而产生的流血牺牲,他一直努力想避免。“父王您再加把劲儿,争取早日拉拢刘卯,实在不行的话,拿他们的上层将领开刀,殿前司群龙无首的话,下面的禁军成不了事,再说孩儿还是枢密副使,这个身份在关键的时刻也能管用。”赵颢点头:“没错,老夫做了两手准备,刘卯吃硬不吃软的话,就莫怪老夫不客气了,老夫安排的人手严密监视刘卯的府邸,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老夫的视线之中。”…………新君确立,政事堂当即便向大宋各地官府发下了公文。汴京城自然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城内顿时一片欢呼雀跃。端王赵佶确立为新君,对大宋来说自然是好事。好事不是因为赵佶即将当皇帝,而是因为大宋有皇帝了,无论是谁,只要有皇帝就行。百姓们不熟悉赵佶,更不清楚新君确立前后,朝堂宫闱的大人物们如何勾心斗角,经历了怎样波谲云诡的争斗。他们只知道大宋不能没有皇帝,新君悬而未决,对民间会造成人心动荡。现在皇帝人选确立了,百姓们顿时心安了,于是,继续每天生计奔波,继续过着自己平凡普通的日子。端王赵佶这时也心安了,他志得意满地待在端王府,婉言谢绝了登门拜访的朝臣,言称避嫌,不见外客。这态度顿时赢得了朝臣们的好感,无论对赵佶的良好评价是真心夸赞,还是阿谀攀附,至少双方的态度都摆得很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