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1987我的年代> 第286章,他代表文坛未来(求订阅!)(3/6)

第286章,他代表文坛未来(求订阅!)(3/6)

    从小到大,她对自己的美貌和魅力有着深刻地认知,走哪里都是人群中的绝对焦点,对这种目光见多了,已然习惯。

    周诗禾倒是没有怪李恒,知道他是出于本能,不是故意的,只是和学校其他男生一样,有时候自然而然就这样了。

    每当这个时候,她才会觉得原来李恒也是凡夫俗子,是一个真实的人,不是那个让同龄人仰望、响彻文坛的传奇作家。

    其实,两人如今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同桌吃过很多次饭,平时也经常一起排练《故乡的原风景》,她之所以下意识用报纸遮脸,就是不想让闺蜜麦穗误会。

    除了《人日报》和《中国年报》这样的官媒外,这半月里,像沪市的《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等报纸、以及其他各省市的几十上百家报纸、杂志也出现了大量关于《文化苦旅》的读后感和文学评论。

    由于这部散文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好评和欢迎。这期间,读者信更是像雪花一般飞入《收获》杂志,让廖主编等人既是欣喜,也很无奈。

    信太多了!太多了些!短短半个月起码超过了3000封!

    头一次,从业几十年的廖主编头一次感受到读者这么疯狂,感受到一个作家这么受欢迎。

    老实讲,年过50的廖主编内心依然是十分震撼的!

    他曾曦嘘地跟巴老爷子说:「一不小心就捡了个宝,可不能让他跑喽!’

    巴老先生笑了下,然后讲:「《文化苦旅》我来作序,你负责好出版事宜。

    廖主编试探问:「您老觉得这书一个月能卖出多少册?」

    巴老先生沉思小会,给出一个数:「200万。

    7

    廖主编惊讶:「这么看好他?」

    巴老先生说:「这是门槛,他代表文坛的未来。」

    廖主编捏着未点燃的烟,思考一阵后站起身:「为了确保万一,我得多联系几方。」

    巴老先生对此没发表任何观点。

    「喔!还有一个星期,《文化苦旅》就要单独出版上市了,我到时候打算去买,你们谁陪我去?」叶宁指着《新民晚报》上的一则新闻问几人。

    孙曼宁第一个举起手,「我我我!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