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玄幻魔法> 幸好遇见神> 第345章 平叛上半场:剿匪(1/5)

第345章 平叛上半场:剿匪(1/5)

    拓跋焘是魏国第三代皇帝。



    他的爷爷拓跋珪、老爹拓跋嗣都是一代雄主,为他打下了良好基础。



    拓跋焘本人武力值极高,又重用汉人崔浩弥补文韬短板。他注定要带领魏国走向辉煌。



    在拓跋焘时期,魏国先是灭了胡夏,获得了以长安城为中心的关中及周边大片地区。



    后来又彻底击垮柔然,将其驱赶到极北苦寒之地。



    魏国在河套南北设立北疆六镇,占据了原来柔然掌控的大部分区域。



    随后覆灭北燕、北凉,将东北、西北收进版图。



    此时的魏国,国土面积是290万平方公里,人口3320万。



    同时期的南方刘宋国,面积270万平方公里,人口1740万。



    魏国的税收体系与刘宋国差不多,基本照抄汉人的晋朝。



    但魏国军事体系与刘宋朝廷有极大区别。



    主要体现在:魏国男子全民皆兵,终其一生要服役多次;出征时装备自带、不发军饷;官兵收获全靠抢劫分赃。



    后世华人耳熟能详的花木兰,其实是鲜卑族,魏国人。



    她代父从军,就是参加魏国攻打柔然的战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些诗句描述的,就是花木兰为了替父出征,自费购买装备的情形。



    因为自费出征,魏国军队里便经常出现一种普遍而奇特的现象:许多军士在退伍后成为奴隶。



    这是因为,许多战士在加入军队前,借了钱财购买战马、武器,但运气不好,参加的战役没有抢到多少财物。



    加上军功不多、分配微薄,一部分军士退伍时无力偿还债务,只能卖身为奴。



    魏国军队最喜欢的是参加灭胡夏、剿柔然、吞并北燕和北凉这样的战争。



    这样的战争中,军队所得到的收获,往往是一国财富中的大半,每个士兵都有巨大回报。



    相反,魏国与刘宋国军队在黄河~淮河之间的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