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复山河> 第三百零七章 、钱粮困局(2/8)

第三百零七章 、钱粮困局(2/8)

大军,早就被打残了。

    江南总督就是一个空壳,舞阳侯能够依仗的就是那支残军,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向我们发起进攻。

    湖广虞军,早就在苟延残喘,随时都有可能全军覆灭。

    浙江被我们和西王瓜分,闽浙总督只有闽地。

    西王已经在谋划福建攻略,他们自顾尚且不暇,哪有能力给我们添乱啊!

    东南地区的三大总督,就是三个笑话。

    恐慌只有伪帝那糊涂蛋,才相信换个人,就能扭转局势!”

    右丞相杨敬仁当即调侃道。

    大虞朝的保密意识几乎为零,这些机密讯息,随便派人一打听就能获悉。

    一定程度上,他们对大虞的了解,比永宁帝都清楚。

    倘若早上一年,虞朝皇帝就发布这份人事任命,他们确实要手忙脚乱。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吴国占据了二十多个州府,疆域足有两省之地。

    并且全部都是富饶的沃土,光前面劫掠世家大族的收益,就足够吴国两年的开销。

    在一众降臣的帮助下,地方政权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税收体系也开始发挥作用。

    在吴军的屠刀面前,原本藏匿的土地,全部被清查了出来。

    一贯享有免税待遇的商贾们,也是规规矩矩的纳税。

    哪怕刚刚经历了战火,吴国在统治区内征收起来的税款,还是超过了大虞统治时期。

    在天下众多势力中,财政状况最好的就是吴国。

    其次是白莲教的另外两位反王,靠劫掠士绅积攒了不菲的家底。

    北虏在财力上只能排第四,虽然刚刚劫掠发了一笔,但缺乏可持续的稳定收入。

    大虞朝看似实力最强,却是一众大势力中,财政状况最糟糕的一家。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

    财力不足的大虞,面对群狼的围攻,现在已经显露出颓势。

    在这种背景下,看好吴国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

    “杨爱卿,言之有理。

    不过依旧不能掉以轻心,大虞还是有些家底的。

    如果不是伪帝那个败家子,还真不好对付。

    新上任的东南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