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定江南(3/7)
子弟,相互之间形成了制衡。
互相牵制之下,单独一名勋贵将领,很难完全控制军队。
只要皇帝不损害勋贵集团的核心利益,这个和大虞与国同休的武装团体,就不会扯旗造反。
纵使其中个别人有野心,其他人也会把他拽回来。
如果不是在制度上,对武将完成了权力制衡,前些年也不会出现以文御武的局面。
原本辽东镇也该是如此的,怎奈上一任辽东督师是蠢货。
为了谋取私利,无视了制度上的权力制衡,配合施家在军中清除异己。
制度一旦被破坏,再稳定的权力构架,都是扯淡。
一个在掌控范围内,一个在掌控范围外,谁更容易被猜忌不言而喻。
稍微把他们往前面一推,永宁帝和朝中百官的目光,就会投到辽东镇身上。
“真够卑鄙的!
这帮王八蛋,要玩心眼,有能耐找那帮文官去。
欺负我们这些老实人,算什么事!”
施靖忠的吐槽,没有引起众人的共鸣。
他们如果是老实人,施家也没法一家独大。
要知道在五年前,辽东地界上还有多支武装,甚至连辽东总兵都不是施家人。
到了现在,那些竞争对手,坟头上的草都长了好几茬。
论起发展壮大的速度,他们丝毫不比勋贵系慢。
只不过辽东的盘子不够大,很快就遇到了瓶颈。
大虞朝廷能够投入辽东前线的,每年也就那么几百万两。
现在的辽东镇,已经是有限资源内,能够发展的极限。
想要更进一步,要么让朝廷加大投入,要么干翻鞑靼人。
至于跳出辽东,那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迈出这一步,朝廷的资源,他们一分也别想拿到。
南方经济相对富裕,勋贵系可以靠自筹经费,解决军费问题。
北方天灾人祸不断,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很难养活辽东镇。
何况他们手中,还没有掌控地方政权。
皇帝和百官,只要脑子正常,就不可能让施家插手各省的地方政务。
这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