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浮出水面(1/7)
通州大营。
看着从京中传来的讯息,景国良倒吸一口凉气。
同僚之中有狠人呀!
文武之争延续这么多年,都没能把文官怎么样,反而在大多数时间处于下风。
这次改变了玩法,直接上演了一出乱拳打死老师傅。
大虞朝会上武斗,也是文官开启的。
最早的战绩是当庭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外加俩倒霉太监。
吓的皇帝瑟瑟发抖,最后被迫宣布赦免参与斗殴官员,才平息了风波。
坏头一开,类似的奇葩事就没断过。
“内阁肉搏。”
“上朝路上伏击同僚”。
“拿起棍子敲太子的头”。
“言官质问皇帝,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虚?”
“勋贵和宦官京中火拼。”
“下朝路上被同僚挤死。”
“太监当着皇帝面斗殴,皇帝摆酒劝和。”
“百官群殴。”
……
预想中的政治斗争,双方各自布局,在背后杀的你死我活。
真实的政治斗争,脑子一上头,撸起袖子就往上冲。
永宁朝的这次文官勋贵外戚斗殴,再一次刷新了政治斗争的新高度。
最奇葩的是皇帝没有第一时间制止,反而放任冲突扩大。
短暂失神之后,景国良瞬间意识到情况不妙,貌似自己背了黑锅。
勋贵系巨头中,唯有他到了京师门口。皇帝和文官肯定会怀疑是他策划了这场混战。
如果是自己干的,那也就罢了。问题是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参与。
看似有预谋的勋贵反击,实际上只是一时冲动之下,引发的连锁反应。
解释没有任何意义,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越抹越黑。
官场上一旦认定了的事,那就不会改变。纵使拿出证据,人家会怀疑是伪造的。
“国公爷,善后之事恐怕不好办啊!”
章师爷神色凝重的提醒道。
一下子死了那么多文官大员,未来史书上少不了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
以文官们的作风,搞不好他这位什么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