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33章 很多记忆和现在的对不上(1/6)
“你之前就是翔安区的领导,应该也在户籍室干过吧?”“待过一阵子……”叶思源点点头,突然森冷一笑;“那你是否听过一个怪事?96年之后,江城那一批原住民几乎绝户的事情。”90年代江城翔安区原住民几乎绝户的事情?轰——这话一出,闫青衣瞳孔骤然紧缩,一股凌厉的寒意从四肢百骸翻涌,沿着脚底板直刺天灵盖。让他整个人身躯僵硬,嘴唇哆嗦着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闫青衣今年四十三岁,两千年初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了公安系统,成为了一名基层治安官。所以同样……他,也参与过上一次人口普查。自然发现了一些不对劲之处。96年时候,当时翔安区登记在档的居民数量差不多是十一万。但是这些年,明明江城的发展越来越好,可是翔安区的人口却始终上不去,这是一个怪事,一个分外奇怪的现象。要知道,人口从农村向大城市迁移是常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必经之路。但是明明每年新迁入的人口数量也十分庞大,都是数以万计。可翔安区的总人口数量却一直维持在十一万这个数字上,闫青衣曾经有一次就专门拿出了昔日那个年代还没有二代身份证,更没有电子信息统计的档案,在户籍室查了一下。一个发展蒸蒸日上,人口迁入数量每年都以五位数为标准的区域,是不应该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毕竟,大城市迁出远比迁入容易,但是受到教育资源,地理位置,工作环境的影响。大部分人都挤破头,更宁愿想尽办法迁入优秀大城市,落户成为这里的一份子……然后他随手一查,就发现了令人心惊肉跳的情况。90年代数据统计的时候,还是用的纸质文件,用的档案袋行事。之后这一批人,如果在下一次更新到电子版普查的时候还活着,那么电子版自然会有他们的信息。如果已经死亡了,那就自然没有关于他们的信息了。不过倘若有子孙后代也留在了江城定局在了翔安区,户籍那边也是能够查到的……结果闫青衣就发现了很恐怖的事情。90年代的江城翔安区原住民,几乎没有人传宗接代。或者说,几乎没有人活到了二代身份证出来之后,进入大数据人口普查的时代。这,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是90年代是20岁的青壮年,到了现如今无非也就是50岁出头一点,现代人生命力顽强,医疗条件更是越来越好,花甲之年并不是什么人生大关。更何况90年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