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些,红山。布达拉宫东上阁。骆宾王跽坐在右侧上首,仲夏午后的的阳光从殿外射入,温暖清澈,但骆宾王的脸色一片凝重。大妃蒙洁墀嘎和赞普芒松芒赞一起坐在王榻上。坐在左侧上首,是如今的吐蕃国相尚结赞。“他们已经杀去了山南,一旦山南被破,那么吐蕃我们最后一条退路就会被断绝。”尚结赞拱手,看向蒙洁墀嘎和芒松芒赞道:“臣请抽调一支万人骑兵前往救援。”芒松芒赞虽然如今已经十五岁了,但是对于内外诸般事宜并不通畅,远没有他的祖父松赞干布那样的果断英决。所以如今的吐蕃国事,都是由其母大妃蒙洁墀嘎决断。蒙洁墀嘎有些犹豫,看向骆宾王道:“先生怎么看?”骆宾王微微躬身,神色谨慎的说道:“如今逻些河下游为唐军所占,不知道大相是准备和唐军厮杀后,从下游前往山南,还是说有其他道路?”蒙洁墀嘎转身看向尚结赞。尚结赞略微迟疑,但还是说道:“先生来逻些后,多番布置,有功于吐蕃,那么诸事,在下也不隐瞒。在山中,的确有一条小道可通往山南,一万骑兵可不为唐人所知的悄然前往山南。”骆宾王丝毫不感意外,他直接问道:“不知道大相是准备派遣一万精锐,还是精锐和庶兵并行?”尚结赞一愣,随即低头道:“五千精锐,五千庶兵。”骆宾王有些失望的摇摇头道:“若是如此的话,以在下看来,去还不如不去。”“为何?”尚结赞忍不住的问道,蒙洁墀嘎也是一脸诧异。骆宾王叹息一声,说道:“大相,大唐兵强马壮,兵力众多,所以他们可从容的派出一支兵马扫荡,但我们呢,即便是明知逻些河下游的营寨有一半是空的,但也不敢离逻些城强攻。”逻些城内,有七万士卒,但实际上足够堪用的不过三万而已,其他的士卒,实际上就是从百姓当中临时抽调出来,帮助守城的。以城内这三万精锐,加上城外的两万精锐,还有城池作为依仗,吐蕃才拥有和大唐在逻些河北岸对峙的底气。然而如此不过是勉强罢了,如果从这里面再抽调一万人,哪怕是五千精锐,五千庶兵,也会有巨大影响。“做的小心些,不被唐人所知便可,如今看起来,他们也没有要强攻的打算。”尚结赞谨慎的说道。“问题不在这里。”骆宾王摇摇头,道:“人一定抵达山南,那么消息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苏定方所知,那个时候,他一定会出兵攻城的……不过在下担心的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