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春秋晋国风云> 第207章 士会受封中军将(3/4)

第207章 士会受封中军将(3/4)

时最重要的官职。



    如周武王时,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这三人可是当时大周王朝的顶级牛人,也是代表天子处理日常政务的重要大臣。



    除王室外,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设置太傅的主要有齐国、楚国、晋国等几个诸侯国。



    晋国的太傅,到了春秋中期,其主要职责主管国家的礼仪教化以及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比起历任中军将,士会这个中军将的分量可谓是最重的。



    范邑,即今天的河南范县。这里,我们必须提及的是,在当时的士氏家族,士会并非宗主,士氏家族宗主是士渥浊。



    也就是说,士会这一脉,仅仅只是士氏家族的小宗。这个我们前面讲士渥浊时已经交代过了。



    既然不是士氏家族大宗,那士会便从士氏家族中别出,士会因功而受封随邑为食邑,此次因受封范邑,后人以封邑为氏,这便是晋国随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由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晋景公对士会的赏赐还远不止于此。



    公元前593年3月,晋景公带着士会朝见天子周定王,这一次是晋国再次向周天子献狄俘。



    连续两年,超级大国晋国居然主动向王室献俘,这对当时的天子周定王来讲简直是受宠若惊。



    周定王很高兴,当场便应晋景公之请,任命士会为晋国上卿!



    什么意思?士会不是已经担任了晋国中军将吗?晋国的中军将本就是晋国上卿啊,哪里还需要周天子任命?



    这里便涉及到一个周礼的问题。



    春秋早期,根据周王朝相关规定,诸侯国对国内的卿大夫是不能随便任命的。



    当时,大诸侯国可以设置三卿,小诸侯国置两卿。



    这卿,大国诸侯可以自行任命一个,其余两个必须由天子来任命。小国诸侯则根本没有卿的任命权。



    如齐国,不管后来的管仲、晏婴有多么厉害,但基于由天子任命的卿是国、高两氏,而且当时天子规定这两大家族在齐国政坛上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