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满大街跑的是一件件法器(2/4)
看着一知半解的。
可他还是勉强理解了文档的意思:
“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的金属再加上电解液,就可以储存电能呗?”
徐行顿时眼前一亮!
是了,既然真气能够通过重金属传递。
那我用重金属来制造“电池”的话,未必不能存储真气?
至于原理,直接照抄蓄电池的不就得了?!
一想到这个他立马坐不住了。
于是立刻打开某度查看起电池的制作原理。
第一个蹦出来来的就是对最早搞出电池的伏特的介绍:
他在1799年,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
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
1836年,英国的丹尼尔对“伏特电堆”进行了改良。
他使用稀硫酸作电解液,解决了电池极化问题。
制造出第一个不极化,能保持平衡电流的锌─铜电池,又称“丹尼尔电池”。
此后,又陆续有去极化效果更好的“本生电池”和“格罗夫电池”等问世。
但是,这些电池都存在电压随使用时间延长而下降的问题。
“那就是会漏电咯?”
徐行无奈的翻了个白眼,那还说个屁!
而且银虽然可以传导真气,但锌和铜肯定是不行的… …
继续看下去: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
这种电池的独特之处是。
当电池使用一段使电压下降时,可以给它通以反向电流,使电池电压回升。
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蓄电池”。
当徐行发现铅酸电池的介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