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贾诩(2/3)
且如今的洛阳确实是需要一位大才来管理。洛阳百姓的苦楚李余一直看在眼里,换上去一个昏庸无能的官员,将洛阳搞得风雨飘摇,百姓死伤惨重,然后自己被杀。让整个洛阳为自己陪葬,这种事情李余还做不出来。百姓就已经够苦的了,自己再来给百姓背后捅一刀,这事干的就太不地道了。李余自己肯定是不可能了,李余自己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罢了。管理一个班都费劲,更别说洛阳这十几万百姓了。而且对外要将朝廷的名头打起来,对内要备好军粮军械等等一众事项。陈宫虽然勉强可以,但却也不是最优的人,而且陈宫往往有智而迟,等他反应过来,事情都已经办下去了。管理一县之地倒还可以,让他来将朝廷这个架子搭起来,那就是难为他了。至于徐庶那更不行了,徐庶如今求学,学了个一半,就跑来找李余来了,把一县交给他李余都怀疑,更别说将朝廷交给他了。而贾诩却是不一样,这老东西看着似乎不显眼,但其实是一个人精。不仅可以平衡朝廷之中的势力,而且还能让自己的政策贯彻下去。当初董卓还在的时候,朝廷之中只分三派,但如今董卓死了,看似好像只有一派,但其实却分的更散了。朝廷之中的官员本就是各地的世家宗族的代表,这些人的利益几乎每一个都不同。董卓这个共同的敌人死了之后,就没有什么能够将这些人束缚在李余的身旁,因此还是让贾诩去干这事吧。贾诩也是天下一流的名士,如果给三国之中的谋士一个排名的话,贾诩排进前三有点够呛,但前五应当是没有问题的。贾诩也不愧是贾诩,不知道用的什么办法,不仅没有让朝廷多支出钱粮,反而从各地世家那里搞来了不少钱粮。“先生,何太后传先生入宫,为先生封赏,先生为何不去啊?”贾诩有些疑问的看着李余,李余却是摆了摆手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贾诩突然想到宫内的传闻,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然后退了下去。贾诩满脸笑意的走出了李余的房间,贾诩起初背刺樊稠,只是因为系统的原因,但是背刺之后贾诩就反应了过来了。贾诩开始思索自己背刺樊稠值得吗?那可太值了!如今贾诩执掌洛阳之中事务,上面有李余给他顶着,下面也没有人不听话,即便是何太后听说他是李余的学生之后,都对贾诩另眼相看,甚至还经常让他将李余请入宫去。这不就是贾诩想要的吗?以前跟着樊稠,杀这个抢那个,把颍川夺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