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东方有友南来宾(1/4)
尼国四年5月,翡都七丘城。白色的炊烟,不断从简陋的木质城墙围起的城市中袅袅升腾,在纷繁忙碌的5月,又到了一个惬意的午饭时间。经过一个春天的修整,同样是区域大国的翡国展现出了强劲的恢复能力,都城又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如果不靠近了仔细看,没人能够发现木质城墙上那一块块的木质补丁,以及护城河边上重新开挖的新土的颜色。自乌斯和曼方之乱后,翡国人口凋零,春燕巢林,七丘城亦毁损严重,多处城墙垮塌或被焚毁,护城河也被攻城的叛军用土填了个七七八八。叛军投降、曼方骑兵撤走后,翡王翡利看着流离失所的百姓和损失惨重的国家,面对一地烂摊子欲哭无泪。关键时刻,一纸《尼翡条约》成了战后满目疮痍的国家唯一的救命稻草。条约生效后,为防止流民把本就不多的翡国南部存粮再耗尽,我几乎是第一时间下令海国船队尽数集结并赶往七丘城拉人,而翡利和一众翡国官员更是仿佛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魔怔了一般,疯狂将手中衣不果腹的流民往七丘城西边的海边赶。为了防止流民们迟疑闹事,翡国负责安置、组织流民的官员们大肆宣扬尼国乃是当今唯一的“地上神国”,连大王和俺们一众官员都心向往之,但大王高风亮节,加上诸位现在正在为极寒所迫,因此将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先让与诸位百姓,请大家务必安心前往尼国,安心过好日子——至于这些搪塞、哄骗老百姓的话日后真应验之时,翡国一众官员百姓捶胸顿足的故事,要到很久以后才发生了。当然,翡国官员们的话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为了安抚在海边集中等待上船的流民,尼国率先用船队运来了500口锅和大量的餐具,作为给翡国猪仔,啊不,人口钱的定金。虽然食物不多,但煮食的美味依然如前事一般,立即打消了不少流民心中的迟疑——即便是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在海边等待的漫长时间里,没有一个流民饿死,更没有人闹事、嚷嚷着要回七丘城。每天晚上,流民们吃过唯一的一顿饭,便纷纷向帐篷里躺尸,以减少消耗。若从天上鸟瞰,夜晚的翡国海边营地寂静无声,只有一团团的篝火熊熊燃烧,温暖着火边的帐篷和里面饥肠辘辘却无比满足的一群人。为了尽快运输国王眼中的第一大财富——人口,海国大将海波亲率船队行动,一路上殚精竭虑,不断催促,终于赶在冬雪降临前运走了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