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赵魏楚三国欲伐燕,被赏杀皆为秦公子(1/3)
燕、赵,国土相连。燕都蓟和赵都邯郸,相距也不过一千多里,快马疾行三日至。赵在十四日向燕宣战,燕王喜十七日就知悉了。燕王喜半喜半忧。喜的是秦国不会打过来了,忧的是赵国要打过来了。但总体来讲,这位东北王者还是松了口气,秦国要比赵国强盛太多了。他召开朝会,痛斥赵国扣押相邦将渠的无耻行径。以及刚收到五城同意停战,没几个月就再启战端的无义之举。既然举国上下难寻男丁的赵国想打,那就重新打一场好了!上次战败,是因为栗腹根本就不会打仗。这次,他要找一位会打仗的人。著有兵书《剧子》九篇,成名二十多年的燕将剧辛!剧辛成名是在赵将时期。赵武灵王灭中山国,击退林胡、东胡、楼烦三胡时,剧辛都有参战。后来赵国沙丘政变,赵武灵王被饿死在沙丘宫,剧辛就投了燕。燕王喜认定。曾和廉颇同朝为官,熟悉廉颇和大多数赵将的战法的剧辛一定能带领燕国取得胜利。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拜了将军,接下来就是征兵。燕王喜下令。抽调东、北边军十万精锐,加上内地二十万士卒,组成三十万大军迎战赵国。上次战败,失了五城,缓过一口气的燕王根本不服。这其中根本原因,就是廉颇只是败了六十万燕军,而不是杀了六十万燕军。死在赵国的燕军只有十二三万,近四十五万燕军在燕赵停战后都回到了燕国,这就是燕王喜的底气。坑杀数十万降卒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只有人屠白起敢干。朝臣有人提谏言。赵国出师之名是为其相邦,那把秦公子成蟜交出来,不就好了吗?不少人附和之,都认为这是最好的做法。见朝堂上人多势众,燕王喜犹豫片刻,坚定信念,要与赵国开战。上一次讨论攻不攻打赵国,朝堂上也是现在一面倒的场景,几乎所有燕臣都赞同攻赵,只有将渠、乐间强烈反对。燕王喜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伐赵,大败。将渠、乐间是对的。这一次,大多数人说交出秦公子。乐间不在,将渠走的时候再三强调要燕王喜不能交。燕王喜决定听将渠的,因为将渠已经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燕王喜一人的开战抉择,让刚刚消停了的蓟,迅速紧张起来,厉兵秣马。待过去几日,随着信使将消息传达燕国各地,整个燕国都会重新紧张起来。诸多信使带着燕王命令上路,自蓟这个中心辐射向四面八方。信使出蓟,外使进蓟。燕王喜派往列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