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八十一章 守财奴,大明笑话(1/7)

第八十一章 守财奴,大明笑话(1/7)

    正月过后,大明洪武十三年到来。而对于朱云峰的云峰公司来说,同样也到了关键的时候。因为春耕即将开始。大年初七,放假结束的时候已经是阳历2月4日。公司正式运转。朱云峰、季赫、邹婷亲自前往镇政府签署租地合同。事实上这些事情镇政府早就在去年就拟定好了,甚至镇里已经在各村,乃至周边村镇招募到了闲散劳动力负责田地耕作。但提前签合同需要多支付两个月租金,因而自然是年初才开始。育种要到2月下旬,这样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缓冲,即便中间遇到了意外,也可以随时弥补。好在没有意外。合同签署之后,从公司账户把钱打进了对公账户,由镇政府把钱统一分给出租土地的农民。不过在人工方面倒没有想象的那么贵。并不是朱云峰一开始设想的要长期雇佣人员,而是按次数来。就是早期育苗一次,插秧一次,耕地一次,喷农药一次,追肥一次,浇地一次,收割一次,拉粮一次,晒谷一次,每次收费在50元到100元每亩不等。按照当地雇佣人工的价格,完成所有工序,一季度每亩大概要600元,五千亩一个季度的人工花费只需要300万左右。但为了提高劳动力的积极性,除了最低的基本工资以外,还有额外奖励。比如第一季度育苗、插秧、田间管理、收割和加工的过程由技术部门认可,并且最终收获达标,那么一次就能得到20-50元的额外收入。虽然不多,但对于农民来说,已经不错了。另外就是前期找了技术团队,在预算上也超过了朱云峰最早核算的标准。与高科集团的合作导致在原材料上成本更高,化肥差不多在200元一亩,种子60元一亩,地租500元一年,农药50元一亩。这样第一季度成本为700万,再算上其余林林总总的开支,比如发员工工资、请技术团队、买盖膜、稻、打药机、租收割机等等,一季度成本在1000万左右。而根据技术团队的预估分析,不出意外的话,每亩一年的产量在1800斤左右,以当地1.3元每斤的收购价,一季度总收入接近1200万。这么一想似乎还有点赚,只是赚得不多。当然。如果再算上给大明那边提供的物资的话,就是血亏了。不过那是另外的事情。毕竟一旦白银与黄金兑换的业务开展下来,其中的利润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亏点倒也无妨。很快。2月下旬,育种开始。云峰公司与高科集团开始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