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明又将掀起一轮风雨(3/7)
种猪过来,照着朱云峰那边的养殖场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养出那么多牲畜。所以里面唯一的一盘肉菜,还是早上宫里太监在宫外采买的一条秦淮河草鱼。正在这个时候,远处季赫骑着小电驴过来了。“老祖宗,太奶。”季赫边把车停好边笑着打招呼。朱元璋笑道:“小季,来得正好,陪我吃饭。”“那我就不客气了。”季赫走了过来,笑嘻嘻地坐下。他最近忙得不行,甚至都累瘦了十多斤,下巴脸都尖了不少。春节刚过,他就弄了几台轮船发动机过来。接着又把炼钢厂的发电机组、炼钢铁的电弧炉组,以及配套的锅炉、管道之类的搞过去,又要重新组装。说实话,对于他这个之前的门外汉来说,已经是相当麻烦了。好在朱云峰之前买的是低功率发电机组,体型比较小,并且还特意让厂家简化了安装,属于订做范畴。不然的话,像那种几十万功率的发电机,光一个锅炉与管道的焊接,探伤检测以及仪器盘操作就是不是普通人能够搞定的事情。所以也没办法。事实上大功率发电机不是不能送,30万功率发电机买得到,也能拆开送到大明组装。可季赫能力有限,不是熟练的技术工人,根本玩不转啊。就那么简单的一个低功率火力发电机组,加上配套设施,熟练的技术人员一天就能装好,他却搞了一个多月,就知道多辛苦。不过虽然是低功率发电机组,但炼钢足够了。以目前每天理论能产钢一千吨,实际上应该七八百吨来算,一年产量20多万,接近30万吨。这个产量放眼整个14世纪,不能说是遥遥领先吧,那也能算得上全球第一。毕竟在那十多台电弧炉投入生产之前,即便把大明算上,全世界的钢铁产量能不能达到10万吨,都是个未知数。“他们到哪了?”朱元璋问。季赫边拿碗自己装饭边说道:“刚给我打电话,已经到黄花机场了,坐高铁一个小时就到县里,我已经安排人去接了。”“嗯。”朱元璋点点头道:“不知道这三个月来,标儿他们怎么样了,看了看现代的大好河山,感慨如何。”季赫笑道:“他们注册了微信,还发了朋友圈,好着呢。”“哈哈哈哈哈。”马皇后大笑起来:“那朋友圈挺有意思,赶明儿,也给我注册一个。”“放心,到时候让峰子给您弄一个身份。”季赫扒拉着饭。三个人说说笑笑,很快就把饭吃完。等吃完饭后,季赫就回现代了,他过来就是告诉朱元璋一声他们的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