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神经病啊(2/6)
忖这就是没有临时演员的坏处,确实会出现这样的不可控局面,但说到底这个锅还是他和王博文的。因为承制了榕城数字文化节,现在他们这个工作室也算出名了,王博文能够在省台那边获得那么多条件,也是有相应代价的,和市台那种粗放管理不同,短平快能够迅速来钱,但那些都是小钱。省台要求更严,毕竟省级卫视,可以说收视率已经不是他们第一要务要求了,还需要有正向的社会舆论导向,正面的意义。而很明显靠剧本和群演支撑不起这个架子,就算剧本再逼真,但现场根本就不是密不透风的墙,剧本搞出来的所谓“意义”,一旦遭遇放大镜审判台,很快就会垮塌。那到时候他和王博文也别干了。所以既然是上省级卫视的节目,一来省台的拨款也不少,一个节目制作经费已经是以前的十倍有余了,也别糊弄。省台上面还是有能人领导的,当初开内部会议,就提出要求:“要通过真实案例和专业调解团队传递正向价值观,避免因过度娱乐化引发舆论争议!”显然人家也不是傻子,看得出你们之前的节目搞剧本,半真半假。以前在市台监管粗放也就算了,省台的要求是“真实、健康、向上!”甚至某领导还提出过“节目最好要有司法部门的可靠背书与资源支持。”但这纯粹只是一厢情愿了,这年头有多少节目有司法部门背书啊?纵观全国类似的节目也没有,又不是《今日说法》!最后是这个难度实在太高,又发现找遍全国都没有先例,省台领导才没有坚持。不过节目追求真实,甚至还有律所合作,将法律体系构建完,主打“真实+专业”。下里巴人,阳春白雪,不同的路子有不同的打法。正儿八经真实的情感调解,确实可以走正路,而且也符合张晨的构想,市台《情感旋涡》那种虽然确实可以来快钱,但上不得台面。换句话说,王博文和他的工作室现在有点名气了,要站着把钱给挣了。也别担心这种主打真实调解,聚焦社会问题的正统调解节目收益问题,要知道前世有个走类似路线的省级节目,冠名费拿到一个多亿。那些擦边搞剧本的调解节目,累死累活几千万顶天。什么是挣钱啊,这才是挣钱。那么现在这样的“真实+专业”的要求下,也就苦了江蓉了。江蓉说完这个问题,把问题抛过来,那是脸上忧虑的显现“怎么办?”张晨拿起筷子从红汤里捞出几块牛肉,搁江蓉碗里,牛肉烫一烫就可以吃,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