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其他类型> 重回1975:材料王国> 第117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2/3)

第117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2/3)


    熔炉斯伯公司技术总工凯文-布隆,算得上是全球知名的冶金专家,他只是在绍荣钢铁的车间里走了一圈,就大概知道了整个工艺流程。

    一向傲慢自负的凯文-布隆,心里也不由得暗暗赞叹,这些东方人对粉末冶金工艺的研究,居然超越了自己的团队,某些工艺环节的设计理念,非常巧妙且具备前瞻性。

    凯文-布隆的技术团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制定出详细的操作规范,并通过先进的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分别分析出hs11工具钢、hs21模具钢和hs31轴承钢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乔-史密斯大喜过望,有了详细的各种微量金属元素含量配比,又有明确的工艺流程跟操作规范,终于可以恢复生产了。

    可是第一批产品出炉,各项技术参数跟原有产品大相径庭,甚至还达不到熔炉斯伯公司上一代产品的性能。

    这样的结果早就在凯文-布隆的预料之中,他可没有乔史密斯那般天真,高性能工具钢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能搞出来呢?

    制粉、混料、成型压模还相对容易一些,凯文-布隆只需要借鉴一下莫铮设计的工艺流程,经过不断的试错实验,就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

    可是恒温烧结一下子把凯文-布隆难住了,负责温控的技术骨干已经离职,他只能按照车间生产台账记录的温度,不断的试错,却怎么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后续的热处理,更是无法进行,熟悉冶金工业的都清楚,不同的钢材,有不一样的热处理工艺,没有成千上万次的实验,就不太可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凯文,还是不行吗?”乔-史密斯看着愁眉不展的凯文-布隆问道。

    乔-史密斯已经快要疯掉了,他心里比谁都清楚,董事会的耐心是有限的,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冶金技术的研究,就像是在一座有数万条岔路的迷宫里转悠,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试错,找到那条最佳的路线……”凯文-布隆摇摇头说道。

    “凯文,你得给我一个准确的时间,我们到底还需要多久才能找到这条最佳路线?”乔-史密斯问道。

    “乔,你是在开玩笑吗?你为什么会问出这么弱智的问题?如果高性能工具钢这么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