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都市言情>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第384章 向往得不要不要(1/3)

第384章 向往得不要不要(1/3)

    就连楚东良那种聪明人都看不清前路,何况是一帮刚放下锄头不久的泥腿子。

    听李卫民说向阳集团可能被收走,自己可能重新过回以前的生活,一众股东当即就群情激奋,拍着胸脯保证,一切都听李卫民的,让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

    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李卫民就开始行动了。

    建筑公司继续招人,继续接活。

    食品加工厂进一步扩大,争取年底之前,生产的产品遍布整个新原地区,甚至进一步向其它地区拓展。

    采石场,采沙场,增加开采规模,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地占领新原市场。

    另外,李卫民还准备成立一个机械厂,生产当下热门的一些机械,比如拖拉机,三轮车之类。

    好吧,说生产,其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以向阳集团目前的技术水平,顶多就是个组装厂。

    从其它地方运来零件,组装好之后贴上向阳集团自己的牌子再卖出去。

    别看生产方式很简单,技术几乎等于没有,李卫民却对即将成立的机械厂充满信心。

    有上辈子的记忆,李卫民清楚,后世的很多摩托车,三轮车,甚至是汽车,都是从这种毫不起眼的作坊式加工厂开始的!

    八九十年代,正是摩托车,农用三轮车发展的黄金时期,李卫民有前世的阅历,怎么可能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除此之外,李卫民还准备开办几个小商品制造厂,生产袜子,扣子,箱包之类。

    从开放开始,到李卫民重生之前,大的风口拢共也没几个。

    接下来,第一个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很快就要出现,那就是让后世很多国家又爱又恨的华夏制造。

    而那些鼎鼎大名的华夏制造,就是从毫不起眼的小商品开始的。

    这年头的小商品,不光是可以出口,内销也有非常庞大的市场。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间,国内对很多商品的需求量都非常大。

    如果能提前布局,抓住第一个大的风口,向阳集团距离真正的腾飞指日可待!

    有人可能会问,国有企业就没有制袜厂,纽扣厂吗?

    当然有,而且产品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