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卖掉米尼西亚(2/8)
而在这段时间里,巴格尼亚凭借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不断扩大的生产规模,其火器优势只会滚雪球般扩大……如果克里斯能够掌控鸟粪岛的话,那么双方的硝石产出差距,只会拉扯到一个雷泰利亚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等雷泰利亚初步掌握硝田技术时,巴格尼亚的火枪兵可能已经全员装备了更先进的燧发枪,甚至线膛枪实验型号都出来了,火炮的射程、精度和威力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时间差就是克里斯最大的安全阀。
其次是资源禀赋与成本,硝田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土地资源,它本质上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的产业。
雷泰利亚是传统的封建骑士帝国,其经济基础是庄园农奴制,大规模推广硝田生产,意味着要从农业中抽调大量劳动力,占用宝贵的耕地或牧场。
这对于依赖粮食产出和战马饲养的贵族领主们来说,是巨大的经济冲击和政治阻力。
而巴格尼亚王国,在克里斯的主导下,正在推行更深层次的土地改革和农业技术革新,如轮作、新作物,农业生产效率在提高。
同时,克里斯也在通过政策引导和“玩家”带来的新思维,更能高效地组织和调动劳动力资源进行专业化生产,比如建立专门的“硝业公社”。
在硝石生产的成本控制和效率上,雷泰利亚短期内难以企及。
然后是战略格局上,克里斯计划用硝田技术,交换雷泰利亚人现在占据的米尼西亚土地,这不仅仅是赎金的替代品,更是战略格局的重新洗牌。
一旦雷泰利亚人接受了这个交易,就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在米尼西亚南部奇维列夫卡行省的军事存在和政治诉求。
巴格尼亚将兵不血刃地获得奇维列夫卡行省和塔维茨基行省,甚至还有可能加上杜尔行省,这三块土地的控制权,彻底消除后方的威胁,并将边境线大大米尼西亚的北方向前推。
雷泰利亚人即使获得了硝田技术,其初期生产出来的硝石,也必然优先用于填补自身巨大的缺口,重建其落后的火器部队。
这个过程漫长且消耗巨大。等他们有能力对外扩张时,巴格尼亚早已消化了新获得的领土,依托更先进的火器、更严密的棱堡体系和更高效的动员体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