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镇国谋士> 第340章 两棵树,两行字,左起不战而退!(1/6)

第340章 两棵树,两行字,左起不战而退!(1/6)

    蒲阳。

    魏国北境重城,南与平阳相望,城北是长城,城外不远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原本蒲阳不过一小镇,后来因为戎狄人每年秋冬从此地进入魏国腹心地带打秋谷,这才修建了长城。

    蒲阳以西是河水,以东是魏国腹心地带。

    蒲阳、南曲以及南面的平阳、榆城共同构成了南北四城一条线,既防戎狄,也防大乾。

    大乾与魏国征战多年,虽彼此攻伐,却也有一定默契,那便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攻取蒲阳。

    原因无他,两国都将戎狄视作外邦蛮夷,不服教化。

    两国再怎么打,那也是中原人自己的事。

    若谁放戎狄进了中原,那便是列国的罪人。

    蒲阳之于魏国,恰如渔阳的塞北城之于大乾。

    只是自河西一战后,大乾夺取了平阳、榆城。

    后来即便英武王魏婴亲自去大乾和谈,也只换回了曲水。

    平阳成了大乾钉在楚国南面的一根刺!

    如此一来,蒲阳、南曲的布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戍守此二城的左起也取代王景成了镇西将军。

    自河西大败、遭受重创之后左起便痛定思痛,精练魏武卒。

    因为在河西大战时被大乾军以新式硬弓射伤,他痊愈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人研制弓箭。

    同时不忘命军中匠造改进盔甲,不断试验抗设能力。

    在此期间,甚至有匠人提出制作一种无缝整板铠甲的建议。

    大体做法是用贴片像做衣服那样正片拼接,以解决板札甲、鱼鳞甲的轻薄问题。

    但问题在于打造这样的盔甲极为耗费生铁,更费人力。

    而生铁对魏国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此前为打造魏武卒的板札甲时就已经被兵部、户部联名弹劾,称其“耗费太巨”。

    若是河西之战答应了他还能理直气壮地跟朝廷伸手。

    可河西之战是大败,前后损失一万五千多魏武卒,他实在没脸跟朝廷伸手,便只能自己想办法。

    于是他派人在百姓之间挑选熟悉太白山的人,在群山之间寻找铁矿。

    结果还真让他在绵延的太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