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学小说> 历史军事> 汉官> 第24章:摸着曹操过河【4K】(2/5)

第24章:摸着曹操过河【4K】(2/5)

直未仕,足不出户,居乡潜心钻研圣人学问,发奋著书三十余万言。言不务华,事不虚饰,乃一代大儒。”“今元方公固执已见,明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听闻治中从事王朗博学多闻,通晓五经,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之作。若令此人出面辩经,或许能令元方公哑口无言!”此言一出,反应最大的不是魏哲,而是荀谌。他瞪大双眸看了一眼自家这个侄子,眼中满是惊愕。“都是自家的乡党前辈,用得着这么狠吗?”虽然荀谌没有开口,但只一眼荀攸便体会到其中意思。可他却依旧泰然自若的接着道:“若王治中不济,大可让郑公、卢公、蔡公继续为元方公指点迷津。”好吧,这下不止是荀谌看他了,就连糜竺、张昭都忍不住面露惊讶之色。好家伙,果然还是自己人知道怎么对付自己人。不过用这个阵容来对付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头,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然而事实证明,只有更狠,没有最狠。听完荀攸的建议后,戏志才心念一动便转头看向魏哲道:“明公,东山书院也该入塞了!”不得不说,还是戏志才最了解魏哲。闻听此言,魏哲当即轻叹一声的感慨道:“是呀,该搬家了!”当初魏哲之所以把东山书院安排在卢龙塞以东,就是因为辽东是大后方。无论魏哲在外面如何风光,辽东诸郡都是他绝对的大本营和坚实的后盾。所以他才会把一系列重要的设施都放在辽东,以保障后勤的绝对安全。从某种程度来说,如今的辽东就像后世的东北一样。这里不仅仅是魏哲的原始工业基地,战马生产基地,还是重要军械制造基地,甚至是人才培养基地。正是有了这么一个精心打造的老巢,魏哲才有各种冒险的底气。因为他知道就算丢了卢龙塞以西的所有幽州郡县,只要辽东之地还在手中,他就有东山再起,从头再来的机会。就像曾经蛰伏在函谷关以西的秦国一样,时刻准备着东出。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如今的魏哲已经雄据六州之地,东山书院再窝在辽东就不合适了。这对东山书院的发展不好,也是对东山书院的一种浪费。书院的存在,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念及此处,魏哲沉吟片刻后便郑重道:“传令辽东,即日起护送东山书院上下会同诸般藏书一同迁往邺城。”“相关抄本可留于原址,保留东山书院,以之为辽州官学,统辖各地郡学。”辽东文脉成长不易,魏哲也不想一下就给它断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