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摸着曹操过河【4K】(3/5)
了。而见魏哲这么一说,戏志才顿时笑着道:“那书院搬到邺城又该唤作何名?总不能改称西山书院吧?”闻听此言,堂内一干文武都忍不住哈哈一笑。毕竟班固曾以“日薄于西山”描述扬雄,这可不是什么好词。魏哲闻言亦是失笑的摇了摇头,略微想了想便道:“《左传》有言: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便唤作【知行书院】吧。”众人闻言细细咂摸半晌,都忍不住轻轻点了点头,认为此名上佳。然而正当众人以为陈纪的问题就到此为止的时候,却不想魏哲又开口道:“且令王朗与陈元方辩经,无论输赢,俱录在册,呈递知行书院。”“明年书院大考,便令诸学子批驳陈氏之论,言之有理者可择优录用,入诸衙观政,而后分遣中原各地治民,学以致用!”此言一出,议事堂内顿时一片死寂。荀攸更是心中暗自惊叹,他没想到魏哲的想法比他还要更进一步。在场的众人都不是傻瓜,魏哲这招一出立刻便意识到了其中的狠辣之处。甭管陈纪往日声望如何,自此以后他恐怕都再无宁日。甚至一个弄不好,遗臭万年也说不定。除非陈纪真的是孔夫子那样的圣人,言行无可指摘,全然没有一点漏洞。否则但凡他有一点无法自圆其说,估计都要被书院学子批驳的体无完肤。然而很快荀攸、戏志才等人便忍不住眉头微皱。因为两人瞬间都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陈纪背后的士族大儒必然不会放任他被如此欺辱,少不得要联合起来以陈纪为由头和知行书院对抗。如此一来,恐怕又要再起一场道统之争了!想到这里面的凶险之处,戏志才和荀攸都有心劝谏魏哲一二。然而看着那似笑非笑的眼神,两人顿时便明白自家主公很清楚里面的门道。但他貌似就是故意促成这样的局面?念及此处戏志才和荀攸反而有些看不懂了,一时俱都默然不语。其实他们两人猜的也没错,魏哲就是故意为之。他就是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之争具象化,而不是任由士族无形发展。先通过书院来直接掌控对官员的培养、任免。同时又通过对官员的任免来影响天下士子的思想、社会的舆论。《屠龙术》有云:舆论思想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若是他现在不下手,那日后这天下岂不是白打了?从某种程度来说,魏哲也算是“摸着曹操过河”。正是因为曹操没有重视这一点,才导致曹魏一朝“学在士族”逐渐成为主流。即便后来魏明帝振兴太学